东城区钟楼湾胡同更新“修旧如旧”,分阶段改造计划已进入第三个阶段
| ||
|
钟楼湾胡同是距离北京中轴线最近的胡同,范来友已经在这里生活了69个年头。他从未像现在这样喜欢自家的小院——不再有雨水倒灌的烦忧,茉莉花、兰花、月季扮靓地面,蛛网般的电线“隐身”,澄澈的天空展露,钟楼和鼓楼抬头可见。
近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东城区安定门街道钟楼湾胡同,听居民和建设者讲述古巷新生的故事。
改造前
雨天屋外泥水淤积 屋内破损漏雨
钟楼湾胡同是北京少见的南北走向胡同,它“合抱”钟楼、鼓楼,形成港湾似的空间结构,因楼而成,因楼而名。
范来友是这条胡同90号院的居民,“打从爷爷那辈起,我家就在这个院子里。”只是过去的胡同和小院,与当下实在迥异。
那时的院子是个大杂院,住着20来户人家,很是拥挤。雨季来临时积水严重,本就狭窄的院子里还常堆着沙袋,下雨前就放到门口,拦住雨水。“这导致院子里更挤了,两个壮一点的邻居遇上,都得侧身走。”范来友说。屋内破损漏雨,屋外泥水淤积,雨天总是格外难熬。
房子里,密密麻麻的电线像蛛网一样相互连着,天气晴朗时,在院子里也只能看到被切割的天光云影,沉闷得很。夜里照明缺乏,从房屋、杂物和电线间漏下的月光不足以让人看清路面。
走出院子,胡同的样貌同样不尽如人意。钟楼湾胡同保留了浓厚的北京风情,承载着当地居民难以割舍的乡愁。然而,随着历史的流转与居民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胡同里逐渐出现道路坑洼积水、杆箱体占道、架空线密布、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令居民们困扰不已。
采访当天,范来友站在整洁宽敞的院子里回忆起这些,忍不住感慨:“现在啊,真是幸福感满满。”
改造中
拆除4万余米“飞线” 更新基础设施
2018年至今,钟楼湾胡同先后经历了“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申请式退租和保护性修缮、“第五立面”整治等改造。范来友见证的这些变化,张喆和谭涛也有目共睹。作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张喆和谭涛深度参与了这些项目。
改造过程中,东城区重点对钟楼湾胡同内申请式退租后的院落以及周边的文物古迹进行保护性修缮,按照“一院一策、分步推进”的原则,翻修院墙及房屋,拆除私搭乱建、更新基础设施。
“90号院房屋的主要承重木构件残损严重,无法修复,且院内地势较低、坑洼不平,因而每到汛期就会出现房屋漏雨、院内积水等情况。我们最大限度还原房屋传统‘四梁八柱’建筑结构,并重新梳理上下管线铺设院内地面,除了做垫高处理之外,还选用了仿古透水砖,既能增强院内的排水、渗水功能,减少雨水淤积,又能与院落整体面貌相协调。”谭涛说。
走出院子,整个胡同也已焕然一新。
2017年起,北京市城管委会同首都文明办、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等单位组织各区先后开展两个轮次的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在2018年“百街千巷”环境整治提升的基础上,东城区对钟楼湾胡同实施电力、通信、照明与综合杆体、排水和道路等方面改造。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胡同里原有的电线杆、灯杆等已升级成综合杆,深灰色的复古杆体配合传统灯头,完美融入胡同环境,集图像采集、交通标志、照明等功能于一体,综合杆上还设置了滑槽,方便未来根据城市规划增设其他功能。“以前各种杆线让胡同空间不堪重负,这种集约化改造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东城区城管委调研信息科科长向峰表示。
“原来胡同的电线特别乱,空中视觉被大面积污染,电路老化,高峰期居民用电有时会供应不足。我们开展了包括钟楼湾胡同在内的6条胡同的电力架空线入地工作,居民也很支持,这既能清除空中视觉污染,也能增强电压。”东城区城管委环境建设科四级主任科员杨雨晨介绍,钟楼湾胡同累计4万余米的“飞线”已经拆除。
改造过程中,东城区优化片区供电网络架构,将老式大型箱式变压器进行小型化、隐形化、景观化处理,5台大型箱体设备隐入空房内、竹林后;胡同中安装在墙面、地面的电箱、电表同步减量合并。疏通清淤排水管线、重点区域补充地面排水系统、透水砖铺设,系列工作解决了地面积水、坑洼不平等问题。
如今,没有“飞线”纵横、杆箱林立,胡同由杂乱变得整洁。2023年,钟楼湾胡同获评北京“最美街巷”。
“变化太大了。”范来友说,如今出门遛弯,处处是景。
改造后
主题形态特征:胡同—四合院合瓦屋面
同是北京人,张喆对老北京的“乡愁”深有体悟,在7年的老城保护更新工作中,他越来越清晰地感到,老城更新要“修旧如旧”,注重保持传统风貌,才能留住城市记忆,留住百姓乡愁。
通过搜集并叠加分析1900年、1903年、1915年、1955年、1998年、2005年前后的历史照片,东城区城管委和设计团队得出结论:北中轴线钟楼湾胡同周边街巷肌理整体完整,保留了平缓开阔的天际线,延续了以胡同—四合院合瓦屋面为主题的形态特征,构成了以大片青灰色房屋为基调的整体色彩。
因此,在提升中,胡同屋顶加建的二层及以上违法建设被拆除,并采用传统铺装方式、参考老照片重新铺设屋面,更换工艺简陋、色彩突兀的彩钢板屋面和坚固性较差、年久容易漏雨的水泥瓦,保障安全并重现原有风貌。
“钟楼湾胡同的改造是分阶段的,第一个三年打基础,更偏重工程,后面仔细一看,发现老城好像有点太‘新’了,于是在第二个三年,我们更注重恢复胡同的特色风貌,也更看重人情味,和居民沟通他们的需求,共同商讨如何让院子更有韵味。”张喆说,“现在已经进入第三个阶段,如何让胡同生活更面向未来,这是我们正在探索的。”
实际上,胡同改造是一个共商共建的过程,大到房屋样式,小到一个台阶、一处扶手,都与居民沟通、商讨过。“比如老范想种葡萄,我们就根据他家院子的情况设计了葡萄架的空间。”张喆说。
“我家经历了几次改造,我看着它一步步变成如今灰瓦红窗、古色古香的样子。”范来友说,如今,他常邀好友来院里聊天、喝茶,抬头就能看见钟楼和鼓楼,夜里灯光亮起,“那更是美不胜收。”
这是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院和胡同,2021年,钟鼓楼周边申请式退租项目启动,本可以住进楼房的他选择留下。如今,他非常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您看,现在这里多美,生活多么惬意啊。我们这些胡同居民就是市井文化的一部分,是北京城的构成元素。南来北往、国内国外的游客在这儿打卡,我总是很乐意向他们讲我和小院、我和胡同的故事。”
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