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5:北京新闻

Sibos开幕式共话全球贸易互联互通,全球化仍是大势所趋

外资机构正逐步加大在中国市场布局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10月21日,与会嘉宾在SWIFT国际银行业运营大会2024年会参观交流。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开放合作始终是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10月21日,在Swift国际银行业运营大会(Sibos)2024年会开幕式上,央行副行长陆磊表示,近年来,中国央行在推进金融高质量对外开放、全球互联互通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未来还将进一步推动金融行业的发展与合作。10月22日,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在年会上表示,外资机构正逐步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事实上,推动全球互联互通与合作,也是此次Sibos大会的重要愿景。在当前贸易“碎片化”趋势之下,合作发展并未因此中断。渣打集团行政总裁温拓思指出,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全球贸易互联互通仍是大势所趋。

  观点1

  开放合作始终是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扩大对外开放是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陆磊在开幕式上指出,持续推动中国金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中国央行始终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正在不断和深化金融领域的高质量对外开放。近年来,央行取消了银行、证券、人身险等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吸引外资来华设立了110多家各类金融机构;去年1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向万事网联公司核发了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等。

  陆磊表示,中国央行将持续优化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展业的环境,提高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便利更多投资者投资我国金融市场。

  在推动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和人民币的国际化方面,经过多年发展,人民币支付结算、投融资、国际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在持续不断增强。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和本币合作网络已经较为完善,人民币已经初步具备国际使用的网络效应,数据显示人民币是全球第四位的支付货币。”陆磊表示,中国央行将继续加强和境外货币当局的本币合作,减少汇兑成本,降低汇率风险,提高资金融通和使用的效率。央行也将进一步支持符合条件的各国银行机构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进一步发挥好人民币清算行的作用,畅通跨境人民币清算结算渠道,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进一步发展。

  此外,陆磊还表示,在扩大开放的同时,中国央行会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央行将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主要经济体央行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和政策协调,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全球金融稳定。

  观点2

  链接全球贸易 创新也在改变世界贸易的格局

  当前,全球贸易的互联互通面临多重挑战。由于一些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全球贸易出现了“碎片化”的趋势。但与会的多位嘉宾认为,全球化仍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贸易可以帮助很多人脱贫,全球化是一件对人类来说很好的事情。”温拓思表示,全球互联互通的形势正在发生改变,贸易流以及供应链的构成也在发生变化。但这也并不阻碍当前全球区域间贸易的增长,尤其是亚太地区内部的贸易十分繁荣。

  Swift全球首席执行官Javier Pérez-Tasso也表示,Swift的愿景就是可以让世界完成“无摩擦的交易”,链接世界。Swift将作为链接各地的窗口,创造端对端的传输。

  值得注意的是,新技术将为金融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Javier Pérez-Tasso表示,亚洲的创新正在加速,创新也在改变世界贸易的格局。未来,人们在支付方面可以有更多选择。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被大量应用于银行业务中。这也让越来越多的跨境业务的效率大幅提升。如当前的跨境支付结算时间,已经从此前的1个月甚至更久,提升至现在大部分在1小时内完成。

  “这些技术在现在的银行业务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温拓思表示,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机构要摒弃过去的传统业务模式,而是通过技术的加持,让业务能够更加安全、稳健。银行不能做“恐龙”,而是要加强与金融技术企业的合作,强化服务便利性,共同打造合规的生态系统。

  温拓思预计,在未来5到10年中,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强化银行后台系统和平台服务。渣打银行也将全力支持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合规、打击违法犯罪等方向上的应用。

  ■ 焦点

  中国经济正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

  “外资机构正逐步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10月22日,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在Sibos2024年会上表示。

  据其介绍,当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多层次、宽领域、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名列世界第一位,股票、债券和保险市场规模均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连续19年稳居世界第一。

  “随着中国金融业持续蓬勃发展,市场上外资机构不断增多,国际资本在中国越来越活跃,外资机构正逐步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葛海蛟指出,到2023年末,已有52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机构,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达到3.86万亿元。境外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已有近半数进入中国内地。此外,包括高盛和摩根大通等10多家外资控股机构在中国运营。

  葛海蛟表示,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更广更深更具包容性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日益加深。“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对外开放,为寻求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机构提供有利条件和机会。”

  谈及发展机会时,葛海蛟看好三个方向,一是产业升级带来的技术创新。“近年来,中国加快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政策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这些新兴领域,国内外高科技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为外资在中国技术创新领域投资提供了机会。”

  其次,资管业务发展迅速,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会。葛海蛟指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人数超过4亿。据预测,到2035年,这一群体将继续扩大,从而为资产管理服务创造巨大价值。”

  第三,中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需要多元化的金融支持。葛海蛟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正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而金融在推动绿色转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政府积极鼓励外商投资中国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市场,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有望进入一个更加多样化和开放的结构,从而为外国机构创造新的市场机会。”葛海蛟表示。

  此外,葛海蛟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使得全球货币选择更加多样化,更好地满足了多样化市场参与者的需求,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人民币计价的资本市场具有独特优势,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

  新京报记者 姜樊 胡萌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