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海客运枢纽耗资2亿建成3年没卖过票,未投运就面临转型的话题引发关注。据报道,自2020年底建成交付后,乌海客运枢纽站主体综合楼,除了在一段时间内改建为方舱,至今仍未发挥过其设计用途。
最近,该主体综合楼正在恢复相应的消防设施,预计消防验收结束后乌海汽车站便可以入驻。值得注意的是,启用后,这座建筑面积达16400平方米的枢纽站的客运地位将弱化,汽车站仅占其中的3200平方米,其余部分将重点打造为“中国沙客越野综合体”。
按相关负责人的说法,如果客运枢纽站全部都交由汽车站管理,“仅物业费、暖气费、水电费等每年都要百十来万”。因此,2022年该项目用于汽车客运之外的空间,就交由乌海市交通投融资建设有限公司运营,计划做宾馆、餐饮、办公等租赁用。
如打造“中国沙客越野综合体”,致力于提供越野产品功能测试、配套越野改装、旅游休闲等服务。这实际是转型为一个“文旅综合体”,也算是一种因地制宜的“物尽其用”了。
尽管乌海客运枢纽的这一转型之路到底能走多远,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但仍有启示价值。要知道,受公众出行习惯变化、客运服务结构优化升级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全国已有不少的汽车客运站被关停,并且预计这样的趋势还将延续。
这样的现实之下,汽车客运站都面临着转型挑战。不少客运站有着场地空间、车辆、人员等资源基础,若仅因客流下滑就关停,也未尝不是资源的浪费。因此,推动合理转型,既充分满足必要的客运需求,又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这才是最理想的结果。
在根本上说,汽车客运站的转型就是一个存量资源的盘活问题。这需要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发展思维,通过拓宽转型的空间,积极支持汽车站走多元发展之路。像乌海客运枢纽站这样的转型尝试,值得鼓励。
□吴振(媒体人)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xjbpl2009@sina.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