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具身智能的高速发展,机器人正逐步从想象走入现实世界。
11月1日,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李春枝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李春枝在专访中分享了对国内外机器人研发技术、具身智能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的思考,她认为,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方向是赋能千行百业、深入千家万户,未来是人机共融的时代。
新京报贝壳财经:10月10日,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升级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此次升级的意义在哪里?
李春枝:此次升级进一步明确了创新中心“突破关键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支撑国家战略”的发展定位。升级后,创新中心将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围绕天工、开物“两大任务”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并发挥好行业资源组织者、产业发展培育者、落地应用推动者 “三个统筹”的角色,致力于解决各类创新主体共性问题,推动具身智能产业标准制定,提升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高效配置和融合水平。
新京报贝壳财经:“天工”机器人已经实现了两次迭代,迭代后“天工”实现哪些突破?这个迭代速度是否会成为常态?
李春枝:今年4月,创新中心发布“天工1.0LITE”,8月,“天工1.1PRO”“天工1.2MAX”以及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天轶发布。目前,“天工”机器人已实现流畅的手眼协调、手眼交互等功能,同时还可在斜坡、楼梯、草地、碎石、沙地多种复杂泛化地形中实现平稳移动。
创新中心基本保持着每两个月发布一个新技术的节奏,涵盖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这些升级最终都将体现在机器人的操作性能上。
新京报贝壳财经:当前欧美各国也在加快研发人形机器人,国内外机器人研发是否存在差距?
李春枝:就人形机器人的整体技术而言,国内外并无实际的代差。在运动控制以及具身智能大脑这些关键层面,国内外的差距微乎其微。在专利增长和数据层面,中国甚至呈现出了显著优势。我国数据行业强大的资源组织能力、出色的采集能力,再加上工业场景对智能机器人持开放态度,这些都极有利于我国率先打通全链路。
然而,当前中国机器人在 “灵巧手”以及硬件本体运动的丝滑程度方面,仍有改进空间,我们已计划在硬件层面加大投入力度。除此之外,算力不足是全球机器人产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在机器人全身运动控制芯片和算法芯片方面,我国暂时还未实现全面国产化。
不过,我认为随着国产芯片的蓬勃发展,算力问题有望在未来得到解决。而且在机器人控制芯片领域,当前国产替代芯片的性能已经能够达到国外芯片的80%。
新京报贝壳财经:特斯拉CEO马斯克称,到2040年人形机器人将超100亿台,每台售价仅2万-2.5万美元,如何看待这一预测?
李春枝:马斯克提出人形机器人售价在2万-2.5万美元,在我看来,这只是最低配置的价格。若给机器人配备“灵巧手”,价格必然会大幅提高,所以当我们关注价格时,必须考量其背后的配置因素。在国内,我们希望将成本控制在20万元以内。
当前,所有人形机器人的形态大概率都不是最终形态,整个行业都在快速地对硬件和软件进行迭代更新。基于这种现状,我们认为要达成这一乐观的目标价格,或许需要经历一段摸索的过程,同时也需要产能逐步提升。
在此过程中,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将发挥关键作用,这一优势是我们极为显著的竞争力所在。结合我国正在开展的产业升级进程,未来在人形机器人这一竞争赛道上,中国必将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有力角逐者。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韦博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