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近日,《任正非这个人》出版,作者周君藏是前《华为人报》主编,身处华为十余年。作者以十余年的经验,解析华为,解析任正非。在此,我们发表本书部分内容。
馒头·企业家形象
我辞职那年的一天,确切地说是2005年1月6日中午,我去华为坂田基地的食堂吃饭,路上正好碰到刚从食堂出来的任正非,他身穿一件深色西装上衣,裤子是浅色的,手里提着一个白塑料袋,里面装有一二十个包子和馒头。他提着塑料袋,一个人走着,一副顾家男人的样子,也不与别人打招呼。迎面经过的人当然也不会和他打招呼。三三两两的员工们只是在经过时看着他,待他走过,相互间偷偷地笑。有的员工还转过头来,脸上带着一种好玩的笑意,再看一眼老板提着馒头的背影。
这就是很多人眼中最好的中国企业家的形象,像一个平凡人一样走在他一手缔造的“王国”里,旁若无人,别人当他不存在,他也满不在乎。他实在是没有什么企业家形象。
而我们印象中的企业家是有形象的。比如牟其中、王石、比尔·盖茨、巴菲特……这里的形象不一定是指视觉的,也有概念性的,如红色资本家、首富、慈善家等诸如此类。我们所知道的企业家都有形象,不管好坏、成败,他们看起来都像时代的弄潮儿,这可能要拜媒体广泛而片面的报道所赐,唯独任正非似乎没有什么形象。
除了他的低调,我们甚至想不起作为企业家的任正非的色彩。作为企业家,不管在公司内部还是外部,他似乎总是隐身的———他的文章是大白话,思想是灰色的,公司取得了巨大的订单或成绩也不喜形于色,在媒体的描述里也是模糊不清的,走在深圳科技园的小路上也不显山不露水,路人哪知他是一位大老板……
他在与他人对他的期望和印象竞争!
阅读·“寻找同类”
任正非不仅喜欢阅读,也喜欢在阅读中“寻找同类”,还喜欢把他欣赏的文章推荐给全公司看。这可能是企业家的“通病”:他们并不想直接灌输,而是希望员工自己去领悟。我在《华为人报》的时候,《华为人报》编辑部经常会收到任正非转来的外面的文章,通常是从杂志上撕下来的纸页,上面写着:请《华为人报》刊登。偶尔,他还会写上几句话作为编者按。
有一次任正非转来《半月谈》上的一篇关于湖北某县委书记蓝胜利辞官回乡种树的报道,便在公司发起了捐款。《华为人报》的一位编辑还奉任正非之命专程去当地采访,把捐款交给了蓝胜利。任正非看重的就是蓝胜利身上那股在外人看来有点傻乎乎、难以理解的实干精神。我专门到网上去搜索了一下“蓝胜利”这个词,发现他早已回归了官僚组织,“当了两年半市长,蓝胜利与单位签订‘停薪留职’合同,在齐岳山承包了3000亩土地,下海。从1997年年初公司正式运营,到1998年年底被迫上岸,前后只有两年时间”。据当时媒体报道,上山开荒后,“蓝胜利被当地派出所罚过款,扣过车,抓过人”。“自己原来看不到的东西都出现了。”不知任正非看了他的结局后会有什么感慨。
很可能,任正非什么感慨都没有。任正非深知实践之难,也深知找到同类之难,他只是始终不懈地去寻找能一起“奋斗”的人、愿意“艰苦奋斗”的人,别人是否能做到,他也不会过于勉强。
如果有心去统计任正非的阅读推荐,会发现绝大部分都是跟积极进取、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地做某件很小的事有关的故事。比如,《硅谷:生机盎然的坟场》讲的是硅谷的成功凝聚了一代一代怀揣发财和创新梦想的人的牺牲;《可怕的曾国藩》讲的是成就了大功劳的人一生谨慎做人、兢兢业业做事。
勇气·相信最后判断
2006年,华为发生了接二连三的员工自杀、死亡事件……
说华为陷入了公关危机和社会信誉危机,一点儿都不为过。很快,任正非组织公司写了一篇《天道酬勤》:“我们还必须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否则就会走向消亡。当然,奋斗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艰苦奋斗,要时刻保持危机感,面对成绩保持清醒头脑,不骄不躁。艰苦奋斗是华为文化的魂,是华为文化的主旋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外界的误解或质疑动摇我们的奋斗文化,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华为的发展壮大而丢掉了我们的根本——艰苦奋斗。”
那么多年发展下来,华为并没有过多的隐情和很严重的恶疾,任正非以他的勇气、智慧和自我批判精神将问题及时化解了。
越是有创造力的人,越是相信市场是检验自己工作的最后天平。凡·高即是如此,虽然他死于成名之前,虽然他的伟大作品是在他死后才震惊世界的……但他还是相信市场的最后判断。他没有去迎合当时市场所偏爱、追逐的画风,也没有去挤入、追随当时风起云涌的各种绘画流派,他相信冥冥之中自有自己艺术的同道与欣赏者。
这需要勇气。很可能是毁掉自己的勇气。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