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01月03日 星期二 上一版  下一版    
 
第A02版:社论·来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弃土地财政绝非不可承受之重

  ■ 观察家

  北京等城市的实践证明,地方政府应主动适应“土地财政”不可持续的事实,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扶持实体经济,涵养持续的税源。

  据《新京报》报道,记者根据官方信息统计,2011年北京土地出让金达到1055亿,但与创造历史纪录的2010年相比下降35.7%。此前,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130个城市土地市场交易情报》显示,2011年全国13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18634.4亿元,同比减少13%。

  尽管2011年全国地方土地出让收入暂时还没有权威数据,但2011年土地出让收入远低于2010年的2.9万亿元已成定局。细析原因,除了过去两年房地产开发过热等非正常因素外,还有2011年对房地产的严厉调控,导致开发商资金链紧张,以及对整个房地产的未来不看好而导致拿地热情不高有很大关系。

  同时也应看到,中央在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同时,特别强调要抓住房价下调的契机,抓紧出台治本之策,而今年房产税扩大试点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

  在中国房地产调控从政策调控转向制度建设的同时,房价出现再次非理性上涨已成为小概率事件。中国房地产已在逐步告别暴利的上半场,回归合理利润的常态。这意味着,未来土地市场也不可能再次出现井喷和疯狂的态势,地方政府依靠土地收入的大幅增加来维持财政收入的时代也渐进尾声。中国“土地财政”的拐点已在2011年隐现。

  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已提前为告别“土地财政”进行着努力。以北京为例,2011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全国最严的,京城楼市交易迅速降温。统计显示,2011年北京新建住宅成交90605套,同比跌幅达到18.4%,新建住宅总成交面积6年中首次跌破1000万平方米,二手房交易创下了三年来新低,使得北京的土地收入锐减。

  但即便如此,2011年北京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06.3亿元,同比增长了27.7%。从原因看,除了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推动外,中关村示范区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北京在土地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依旧确保了财政收入的高增长。

  北京等城市的实践证明,“土地财政”的淡出,绝非什么不可承受之重。只要主动放弃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才能真正形成持续而良好的地方政府的收入结构。地方政府应该主动适应“土地财政”不可持续的事实,主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扶持实体经济,涵养持续的税源,而不是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继续强化对房地产的依赖。

  放弃“土地财政”,是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阵痛,但这是必须做出的选择。

  □马光远(学者)

  相关报道见A17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www.bjnews.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