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2年01月07日 星期六 上一版  下一版    
 
第C04版:书评·文学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动的香港
《流动风景:香港文化的时代记认》
洛枫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年12月

  □书评人 张怡微

  洛枫早年写过一篇名为《香港诗人的城市关照》的论文,文中借用沙柏(W. Sharpe)和华洛(L. Wallock)的研究指出:“城市就像是一个文学的文本,拥有众多相异的诠释和读者。随着这个文本和读者演绎的层出不穷,我们的视野将得到不断的扩展和补充。”这个解释,也是《流动风景》一书所呈现的香港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心灵景观。

  公共空间与70年代

  历来要研究香港文学与香港文化都是很难的,政治因素与在地历史的特殊性左右了香港文化寻求自觉的坎坷道路。因国共内战,许多文化人南来至香港避难,往后左右文艺阵营的抗衡,数十年凝结境外势力与本土意识形态的思潮形成紧张的角力。早期港英殖民地政府对这场在地文化争霸的袖手旁观,从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香港华文社会坐拥特殊政治与文化立场的夹缝地位。可以说,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香港就区别于内地的闭锁期与台湾的白色恐怖期,形成了同时代最先进、最开放、最蓬勃的“公共空间”:允许歧义的声音争鸣、允许文艺随着经济的杠杆自行运作、自行摸索。这个特殊的源起,成就了如今的香港。且越过九七,13年来依然秉持其独特的风貌,区别于同样语言背景之下的对岸。

  《流动风景》虽然是一部文集,但标的的是70年代以后香港文学、诗学的发展。六七十年代后来港的第二批南来作家,基本上是伴随着新政权成长起来的一代。本土的新一辈,则在五四反思、台湾现代文学、拉美文学思潮等的多重参照下,焕发新的生命力。洛枫将香港现代主义的终结推迟至70年代,将香港现代主义分为初期与调整期,初期的代表人物有昆南,调整期的主要人物有也斯。这“调整期”的推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突出了“70年代”这一划分的重要意义。而“70年代以后”,正是《流动风景》一书的写作主题。

  细腻视角刻画历史风貌

  《流动风景》中第一部分,写作“社会政治的回响”,书写的正是“解殖民化”、“本土意识”、“历史想象”、“家国之思”等香港研究重要议题。在这些议题之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纯文学,更有书报、电影、社会运动等,爬梳着整个时代精神的脉络。以“文化阅读”的方式,透视着70年代香港文学寄生的完整社会背景。第二部分则从70年代几位重要诗人的个体生命经验出发,勾勒了香港商业社会大潮中弥足珍贵的诗性坚守。第三部分,则更是书籍与文化评说。以短小的篇幅评述着小说风格、媒介跨越、性别议题……从解读昆南的情色地图,到讨论西西、董启章小说中的历史想像、论辩方式,洛枫解读香港的细腻视角颇令人赞叹。且站立于一个稳定的时间坐标,巨细靡遗地刻画着历史的风貌。

  作者似乎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历经30年考验之后,阅读城市、阅读城市人的经验。好像沙柏与华洛指出的“无论我们应用什么字词,都会有助于塑造我们的城市,因为我们选择哪一种譬喻,就会影响我们看见哪一种城市。”《流动风景》中的香港,是一个不断变迁、不断突破中的现代都市。而书写香港的经验的人,不仅是作家、诗人,相反一个特别的观众、一隅独到的视角,都会让置身事外的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一睹香港文化的精神内核。

  感谢那双不安于位的眼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www.bjnews.com.cn)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