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财经图书的出版热潮中,关于首富、企业家等等人物的传记屡见不鲜,但同时也是良莠不齐。抓住当下热点,顺应市场所需,不以专业功底取胜的趋势话题类图书一时间生机勃勃,《中国首富报告》是鲜明一例。
□书评人 邱恒明
五花八门的创富故事
创富故事五花八门,中国富豪起伏大,有趣、刺激神经,这大概是翻看《中国首富报告》的阅读体验。
比如宗庆后的故事。42岁的宗庆后还在杭州走街串巷吆喝着卖冰棍,2010年却成为了中国大陆的首富,大概这个时候,很多人才知道他的祖父可担任过张作霖的财政部长。
比如中国最年长富豪的故事。1984年,卢国纪以61岁高龄白手创业,毫无航运经营经验的他克服万难,靠20年艰辛努力,把重庆民生轮船公司打造成国内最大的民营轮船公司。2005年,82岁的他当选《福布斯》中国内地第119位富豪,为重庆首富,是“中国最年长的富豪”。卢国纪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了不起的企业家、“船王”卢作孚的二儿子。
还有“26岁”创业现象,总结资料得知,陈发树、李宁、严介和、李锂等都在26岁创业。更有意思的是房地产行业的创业故事。举碧桂园的例子。20世纪90年代初,地产热刚开始时,杨国强承揽了一个大项目——碧桂园。工程建到一半时,恰好遇上房地产泡沫破灭,开发商资金断裂,把4000多套别墅作为工程款抵押给杨家,就这样,杨国强成了一名地产商,之后在威力无边的策划人及政策转暖等共同作用之下,这些别墅都卖了,杨国强后来使他女儿杨惠妍成为富豪榜上的常客。
流于表面,误读不少
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那么,《中国首富报告》一定是一本有趣的读物。其实不然,《中国首富报告》是以批评的靶子进入我视线的。原因有二,其一,它并不是致力于研究中国富豪的专业作者的专著,它其实是以10年来《胡润百富榜》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两个榜单为基础数据,进行了中国富豪资料的梳理及简单的榜单解读而已;原因二,该书章节间逻辑结构有显紊乱,框架搭建即让人产生疑惑。我是这样理解的,第四章“财富地理图志”、第五章“财富如水,流动于行业间”、第六章“那些落榜的名字,成了传说”分别从地域分布、行业分别、落榜者三个角度解读中国富豪,给人感觉层级明显,但前三章却像大杂烩,什么都往里装。第三章详细讲述了黑马富豪和老中青三代富豪不同特点,第二章讲富豪出身及财富观,但标题明显与实质内容相差较大。
《中国首富报告》分析不透彻,大多流于表面,甚至有不少误读,全书很少有让人拍手称快的评论或一手的精彩故事讲述,这些都让人遗憾。但也并不意味着全书毫无是处,要一棒子打死。
本土财经书历来多受诟病,研究精神欠缺、专业根基不深、职业作者匮乏是其本质原因。但外版财经书与本土情形相去甚远,水土不服也是事实。抓住当下热点,顺应市场所需,不以专业功底取胜的趋势话题类图书一时间生机勃勃,《中国首富报告》是可见一例。
还是要潜心钻研
《中国首富报告》至少有一点难能可贵:重视策划,取材巧妙。而且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作者潜心钻研,在消化成千上万名富豪的资料,试图画上富豪成长路径与经济大势的连接线等方面费尽心力,作者努力劲头能窥一斑。
抓住市场所需,借助首富噱头好营销,这是《中国首富报告》取胜法宝之一。标题党有时会文不对题,但在标题上花工夫,努力靠近读者也体现出该书的良苦用心。比如,分解富豪地域特征时,分别用“权贵京城”、“传奇上海”、“潮流江浙”、“活力广东”、“资源边疆”等小标题来概括讲述,虽难以全然准确,也可谓对接工整、承接顺畅、有一气呵成之大气。
最后,我要推荐一对照阅读的范本《亚洲教父:香港、东南亚的金钱与权力》,它可是研究东南亚华裔富豪的佳作。作者乔·史塔威尔是《中国经济季刊》创办人、总编辑,长期钻研此类话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亚洲从事新闻工作,之后替《经济学人》的商情部门写过大约十本与中国经济发展有关的小册子。《亚洲教父》出版后,乔·史塔威尔被视为亚洲商界神话的首席破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