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评论周刊·人文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评论周刊·人文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国会“高压锅”

2012年01月1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1912影事】

  1912年底,两院制开始上路,但国会始终就如同一个高压锅,气压逐日上升,只等1913年的二次革命大爆发,令参、众两院再度陷入瘫痪。

  韩福东

  资深媒体人

  孙中山当临时大总统那会儿,南北还在议和阶段。清王朝一息尚存,一时中国出现两个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宣称共和,总要体现民意,作为最基本组织架构的所谓国会,没有哪能成?就理所当然顺势搭建了起来。

  因为战争谈判还在继续,选举并未进行,所以临时组建的“国会”,终归是有名无实,只是当时并没人提出异议。

  一开始,由各个独立省份的都督府代表组建联合会,代行“临时参议院”角色,1912年1月28日正式的“临时参议院”成立后,权力就移交给了后者。那时并无参议院、众议院之分,一院制议会制度,临时参议院就是临时国会,参议员照例都是都督府选派的。

  革命者来自五湖四海,命都可以革,还有啥可忌惮的,显然都是有性格的人。最初可以皆大欢喜,但一旦新利益分配不均,总难免晴转多云。这不,临时参议院刚成立一个月,麻烦就来了。

  那时政府最缺的是钱,大家其实都明白一个道理:不借外债不行。临时参议院开幕典礼上,黄兴就公开放话:无税可收,非借外债不可。接下来,就发生了著名的华俄道胜银行借款事件。

  华俄道胜银行是总行设于彼得堡的沙皇俄国银行,南京临时政府打算从那里借贷150万英镑,双方签署了草约,就等临时参议院投票通过了。当时参议员共有31人,按照《参议院议事细则》规定,必须有半数以上参议员到会方可开会,关于法律、财政及重大议案,必须三读才能议决。

  讨论华俄道胜银行借款案时,倒是有超过半数议员到场了——17人,但有几个议员对草约的个别条款激烈反对而中途离场。在只剩下14人(不及半数)的情况下,也未经过三读,参议长林森就把它交付表决了。结果有8人赞成,林森宣布参议院已经通过了借款案。

  当场就有湖北籍参议员反对。第二天,议院分成两派,开始互相抨击,对立双方都觉得自己有理。议长林森拉偏架,斥责了反对派。

  支持者认为,借款势在必行,凭什么横挑鼻子竖挑眼?反对派则坚持,你要保证程序正义啊。吵架时,当然都按自己的道理说,但背后不能挑明的真正原因,其实是派系斗争。

  当时南京临时政府有三大派系:湖北帮、江苏帮和同盟会。一开始虽然在黄兴还是黎元洪当大元帅等问题上有分歧,但还都互相给些面子。这一次,算是真撕破脸了。湖北帮、江苏帮联合起来PK同盟会,向袁世凯、孙中山、黎元洪等人致电告状,并在自己的舆论阵地上大造声势。

  这还不算完,他们另在湖北汉口成立了临时中央议会,与临时参议院分庭抗礼。临时参议院因此停摆,华俄道胜银行借款案也宣布告吹。

  这是民国肇始的一大丑闻。湖北帮觉得武昌是首义城市,功劳自然多些;同盟会认为自己是老革命,政治资本更足。相持不下时,假义理之名行派系争斗之实,从此尾大不掉。

  袁世凯上台后,凭借在宫廷政治斗争中浸淫多年的功力,在各派系间把握平衡,但自唐绍仪内阁倒台后,内斗越来越无法摆平。1912年底,正式的国会选举筹备工作开始,两院制开始上路,但国会始终就如同一个高压锅,气压逐日上升,只等1913年的二次革命大爆发,令参、众两院再度陷入瘫痪。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