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重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7:重点
下一篇

“财政增收为何能达27%?”

2012年01月1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前日上午,北京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市长郭金龙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昨日,来自社会各界的北京市人大代表对报告中涉及的政府财政、政府职能、精细化管理、学生体质等热点问题进行审议,提出建议和各自观点。

  关注财政

  针对2011年北京市人代会批准的预算中财政收入增长9%,结果实际增长27.7%,昨日,有代表质疑制定预算目标的合理科学合法问题。

  昨日,市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王玉梅在审议时发问,人大批准了预算,政府年初报的是增长10%,年末为什么是增长27%?该不该增长到27%?她说:“该不该收到27%和你能不能收到27%这是两个问题。”王玉梅表示,财政收入增速中有一个合理、科学、合法确定财政收入的问题,这个增长过高。“我们可以理解政府要做很多事,都需要钱,需要很多财政支出,但收多了、政府做多了,并不一定起到好的效果。”

  回应

  政策因素增加部分收入

  市人大代表、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表示,去年限购房子、车和首钢搬迁三大因素对北京市经济和财政收入影响比较大,但全年财政收入之所以能完成,主要增长在金融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服务业、计算机和软件业。去年的政策性因素,比如外资企业的城建税和教育附加等增加了财政收入。此外,前年年底楼市、车市热,形成的税收都体现在去年1月的一次性收入,平时一月份的财政收入大致在300亿,去年1月收了近480亿,等于多收了100多亿。上述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去年北京在调控下,财政收入仍有比较高的增长。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