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4:特别报道
下一篇

这些年,华侨农场的老归侨

2012年02月07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原岗美华侨农场只留下一块石碑。
退休后,老归侨陈仲景在自家的院子里开办养猪场,养了三十多头猪。本报记者 林军明 摄

  地点:广东省阳江市

  乡言:与刚回国相比,现在生活好多了。也会想起在印尼时的日子,偶尔会回到雅加达探望姐姐,他们的生活比我好多了。 ——老归侨陈仲景

  春节期间,我回到老家广东省阳江市岗美华侨农场。车子行驶到岗美镇,映入眼帘的是“阳江高新区岗侨工业园”的牌子。而原岗美华侨农场前只剩下一块石碑,提醒过往的人们,这里曾是近四千名华侨耕耘过的地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发生排华事件,大批华侨回国。对回国后一无所有的华侨,中国政府作了安置,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建立华侨农场。阳江市岗美华侨农场便是其中一个。

  此后,归侨们在农场工作、生活,并扎下根来。

  改制后

  有的离开,有的留下

  在岗美华侨农场分队担任了七年书记的林康华还记得,农场当时共有五千多人,其中近四千人是归侨。一开始,农场还是一片荒山,在第一批归侨的开垦下,荒山变橡胶林。农场还种植了茶叶、胡椒、剑麻、果树等。

  广东是安置归难侨最多的省份,有归难侨8.9万人,共在14个地级市成立了23个华侨农场,岗美华侨农场便是其中一个。

  1999年,农场开始改制,变为办事处,使华侨融入当地社会。农场里的归侨开始被遣散,一千多名老华侨有的按工龄拿到了遣散费,每年按400元算,10年4000元,最多的能拿到1万多元。然后,与当地的村民一样,归侨们开始自谋生路,到2009年,农场彻底解体。

  这些归侨的生活因此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有的重新返回印尼、马来西亚等地,有的靠亲戚关系去了香港,或者陌生国家,也有的则跟随子女去了其他省市。更多的归侨选择继续生活在他们工作过的农场里,与当地村民一样,自谋发展。陈仲景便是其中一位。

  与当时大多数归侨一样,陈仲景回国也是因为当时的印尼排华潮。回国时,陈仲景刚中学毕业。起初,陈仲景被分配到贵州的一个农场里,后来到岗美华侨农场。在农场,他先后做过后勤、财务、种树、犁田等工作,并娶妻生子。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陈仲景因病提前退休。

  退休后,他开过饭馆,也养过猪。现在,在他的院里有两排猪圈,“不包括小猪崽,大猪共有三十多头。”他说自己曾因养猪成为万元户,还上过阳江电视台。

  2010年,陈仲景当过一段时间导游。“那时中国印尼建交60年,我被借用当导游,给印尼的游客讲解,有些当地的语言,一般导游是不会讲的。我能讲,那些印尼游客很喜欢我。后来体力跟不上,我就提前回来了。”

  至今,他还清楚记得自己的印尼名字。平时,他也还保留着在印尼时的一些生活习惯。有客人来,这位七十岁的老人,到厨房忙活不多时,便端出自己煮的咖啡和亲手制作的印尼糕点。

  “与刚回国相比,现在生活好多了。”他说,“也会想起在印尼时的日子,偶尔会回到雅加达探望姐姐,不过,他们的生活要比我好。”

  退休后

  生活平静,也有烦恼

  平静的生活里,这些退休老归侨也有自己的烦恼。

  陈仲景退休后住在农场的老房子里。他和老伴儿的住所是华侨农场原3队小学的一个教室,这是一所上世纪60年代建的老房子。房子起初是免费的,后来需购买才能长住。陈仲景希望有一所自己的房子安定下来,便出钱买下来。

  有了房子,陈仲景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从农场退休后,他于2000年承包了房屋后面的一片土地,承包期为二十年。

  不过,到2009年3月,陈仲景发现自己承包的土地,在没到承包期的情况下,被即将解体的华侨农场卖给了私人。而当地村民得知土地卖给私人后,也将土地占有,并将土地上的果树全部砍掉。

  林康华解释称,村民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历史原因的。华侨农场成立之初,为支援归难侨,当地农民无偿出让自己的部分土地。如今,华侨农场解体了,村民们就认为土地应该归还他们。

  事实上,陈仲景的情况不仅仅是个案,像这种情况普遍存在。

  陈仲景说,他打算起诉。他认为,华侨农场不应在承包期没到的情况下,背着他将土地卖出去。土地上的果树为私人所有,村民也没权砍掉。

  还让他苦恼的是,以往养老金每年都会上调10%,但今年没有。他担心养老金不能应付物价越来越高的生活。

  而和他一样在农场干了三十多年的老伴儿,目前还没有医疗保险。陈仲景就此事去问了社保局,社保局称会帮忙调查,目前还没有下文。

  陈仲景的老伴儿则很乐观,她说自己现在身体还不错。当我想给她拍照时,她像个小孩一样一脸羞涩地躲闪,嗓门洪亮地嚷道:“不照啦!不照啦!”

  本报记者 林军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