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7: 旅游公社·开坛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7: 旅游公社·开坛
上一篇

什么样的博物馆能带来奇妙之旅

2012年02月0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博物馆并不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常人满为患,但大多数人只是为了猎奇,对着那些清宫珍宝指指点点而已。而几年前,我曾经去过广州的南越王墓博物馆,那是一个非常棒的彩绘石室墓,但是非常冷清,连广州本地人都很少去那里。但是,如果你翻看LP会发现,每个旅游目的地景点中博物馆的介绍最全最详细,它的阅读对象是欧美人,而他们对博物馆的迷恋令我们难以理解,实际上博物馆也是欧美文化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也是一个博物馆爱好者,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并不热衷于逛国内的博物馆。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国内很多所谓博物馆徒有虚名,往往是玻璃柜、图片和情景模型的组合体,而且那些模型又粗制滥造,千篇一律,最可怕的是加入先进激光技术,声电交融,仿佛进入电子游戏厅。即使故宫博物院这样珍品无数的博物馆,它的表现形式也非常沉闷,一件件名品在玻璃柜中黯然失色。记忆中,最惊艳的博物馆是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的楚风棺柩真是美到令人窒息,然而片刻你便被旁边大嗓门而又毫无营养的导游讲解倒胃了。

  19世纪后半叶,英国博物馆学者鲁金斯和美国学者顾迪分别发表论文,强调博物馆应成为一般公众受教育的场所,不仅成为专家学者从事研究的场所,更成为教育机构的补充设施、校外教学园地。

  而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博物馆,不在于大小,它应该是严谨的、科学的、生动的、同时又具有趣味和艺术。比如,芬兰罗瓦涅米的北极中心和拉普兰省立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还是拉普兰大学的研究中心,集中了全球最出色的科学家,主要研究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因纽特人的狩猎习俗以及开发西伯利亚地区的自然资源等。同时,它又是极为感性的,你可以在里面仰望星空,聆听萨米人与精灵沟通时的歌谣。而博物馆的建筑与设施又是艺术的,包括走廊的驯鹿皮白桦木椅都是北欧艺术家的作品。

  国内很多博物馆将严谨与趣味,科学与生动割裂开来,但是这二者都是博物馆的重要元素。比如,为了增加博物馆的趣味和生动,常常会设置一些情景还原的真人大小模型,这其中也有严谨的态度。比如,日本箱根芦之湖的关所博物馆看到的情景蜡像都是灰色的,原来箱根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挖掘到的幕府期间维修箱根关所的记录册,并没提及当时人物的衣着颜色,故只复原单色蜡像,避免混淆史实。

  我曾经以我的狭隘很轻视欧洲的一些本地博物馆,觉得太多,太小,纯粹为了满足欧洲人的博物馆情结。但是位于瑞士中部山区Ballenberg的瑞士露天博物馆(见本期D12-13版)却大大嘲笑了我的无知和自大。通俗的讲,那是一个民俗村,有全国各地的民居房屋,穿着民族服装的各种表演——但是那里是一座真正的博物馆,严谨而又科学。参观完那家博物馆,我对瑞士的历史和民俗产生兴趣,并为此而更加尊重瑞士人。

  近日,北京正在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很过瘾。但是令我困扰的是,除了这些不定期的展览,即使你到那些非遗当地,也很难找到体验那些手工艺或者艺术的场所,当然除了商店和所谓的民俗村。而在瑞士的露天博物馆,所有的传统手工艺和生活方式,比如射箭、劈柴、编制、钟表制造等,都会现场“表演”,这些表演是有趣的,但是又绝对严谨。实际上,这家博物馆还是一个授课机构,课程中心目的是将瑞士传统手工技艺予以保存、传承、发扬,这些手工技艺包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课程中心定期请工艺匠人前来开设课程,传授技艺,社会上有热心于此的民众便会前来上课学习。

  我发现,这里除了外国游客,还有很多瑞士家庭来参观,他们不需要导游,父母就可以为孩子讲解每一处建筑,每一处历史,“我们小时就来这里,我们把在这里学到的知识讲给我们的孩子,他们将来也会带孩子们来。”

  所以,一座好的博物馆是有生命力的,也能给参观它的人带来生命力,而拥有这样一个好博物馆的人们,是多么幸福。

  国内的很多所谓博物馆徒有虚名,往往是玻璃柜、图片和情景模型的组合体,而且那些模型又粗制滥造,千篇一律,最可怕的是加入先进激光技术,声电交融,仿佛进入电子游戏厅……它们将严谨与趣味,科学与生动割裂开来,但是这二者都是博物馆的重要元素。  

 本报记者 曲亭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