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公共外交”助力,中美“路在脚下”

2012年02月16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习近平“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比喻,重访20多年前曾居住过的房屋与房东……这些细节不仅演绎着大国形象,也在演绎着两国友好发展的愿望与可能。

  据报道,2月14日,在美国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说,中美要“坚持做朋友,做伙伴”,“把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好”。在当日美国副总统拜登和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举行的欢迎午宴上,习近平引用了《西游记》电视剧的歌词,说中美关系“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路在脚下”,阐释了中美面向未来、开拓进取的关系,它直观,有感染力,传导了中美构建战略互信的信息。记得2010年奥巴马访华形容中美关系时,引用了孟子的名句,“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也令人印象深刻。奥巴马的“路是走出来”的与习近平的“路在脚下”,正好互为印证。而另一方面,用通俗的、民族文化性强的语言,显然也是“公共外交”的手法之一。

  中美关系早已经跨过了单纯或单层次经济或贸易关系,也已跨过了“硬实力”层面上的外交,正在深入到文化与制度的“软实力”层面上。在这个层面上,什么样的外交范式更能说服公众、更能吸引公众的好感与兴趣,成为一个新的命题。

  一直以来,美国政坛和学界总有一种论调,认为崛起的中国必然会以美国的衰落为代价,宣扬“互害关系”,其结果是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时,不时有对抗和猜疑之意。美国在西太平洋和南中国海及南亚的一些异常活动,就是这种思维的体现。

  不能不承认,多数战略误判的根由,很大程度上受其国内公众舆论与文化误读的影响,民意与政治家之间的“判断错位”,是造成国与国关系不稳的原因之一。在这种环境下,以官方主导的、能直通公众的外交模式,愈发显得重要,这种范式,也称为“公共外交”。

  被称为“公共外交之父”的美国学者埃德蒙·格利恩称“公共外交”超越了传统外交,其目标是在其他国家培植舆论,推动两国各类利益团体在体制外互动。

  美国前外交官员在描绘这次2月14日“情人节”会谈时称,这是中美之间“情人的约会”,他们或爱,或不爱,但至少这一天是约会的对象。一定意义上说,“情人节外交”,也是中美对各自相对国家公众的“公共外交”举措。

  按照行程,2月15日习近平副主席将深入艾奥瓦小镇,重访20多年前曾居住过的房屋与房东;2月16日将在洛杉矶会见学中文的美国学生团,并在拜登陪同下观战NBA篮球赛。

  所有这一切,都属于“公共外交”的范畴,这些活动也是美国公众最想看到、听到的新闻,这些新闻的背后不仅演绎着大国形象,也在演绎着两国发展的愿望与可能。

  □和静钧(学者)

  相关报道见A04-A05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