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时光】
□谷峪(编剧)
惠特尼·休斯顿突然在洛杉矶去世,令多年来从未提起过她的深情大众掀起新一轮关于“那些年”的回忆。我不禁觉得这是个屡试不爽的阴谋,关于“大家再爱我一次”的阴谋。每当某个艺术家被世人遗忘得差不多的时候,他(她)就从八百万种死法中挑出一个,把自己搞挂了,意思是“让我的死换一点抚爱吧”,嗜血的大众敏锐地收到这个乞讨的信号,配合偶像的“天鹅之歌”,给一点掌声,发一阵唏嘘,然后继续健忘,等待下一个死者。
除了约翰·列侬,这个死于爱而不是遗忘的人,世界上大部分艺术家都最终难逃绝望。面对绝望,挣扎只有两种,一种是自杀(比如用猎枪轰掉自己脑袋的海明威),一种是“被杀”。后者的花样层出不穷,有时也难免荒谬(被保健医生暗中下手?被摩托车撞死?),但因为看上去都很悲剧,因此收到的效果总是相同的。死法中最平庸的是寿终正寝,但如果像伯格曼和安东尼奥尼那样选好日子挨个儿走,震撼程度就加倍了。
电影中表现“艺术家穷途末路、被世人抛弃遗忘最终死于心碎而不是辐射”的经典影片有很多,其中恰好有一新一老两部都选择了默片向有声片过渡的时代作为背景。新的当然就是今年奥斯卡大热门《艺术家》,片中那个幽默潇洒、浑身散发着好莱坞黄金时代耀眼光芒的男主角,因为被有声片时代抛弃而自暴自弃,最心碎的一幕是他穷困潦倒坐在小屋中思考自杀,表情一扫此前的轻佻浮浪,凶狠决绝,最终真的发狂烧掉自己从影以来全部胶片,准备和作品同死。这桥段是所有领域艺术家的终极之梦,像《致命魔术》中那两个搏命的魔术师,生命等同于创作,为了最后的辉煌,为了观众的那一声“哇”,可以押上一切。
而很多年前比利·怀德执导的《日落大道》则将艺术家的极致梦幻和社会大众的极端冷血拍出令人汗毛直竖的恐怖境界。曾经风华绝代的过气女星诺玛已接近50岁,居住在荒废豪宅中慢慢凋谢,正逢逃债至此的没落编剧乔,遂让他为自己打造重返影坛的倾力之作《莎乐美》剧本。两人有点“相依为命”,但后来乔对另一个与他合写剧本的年轻女孩渐生情愫,“老妖婆”当然不爽,尤其是当她得知导演找她只是想用她的车当道具,她彻底崩溃,举枪崩了乔,这也诞生了影史最著名的开头——一具喃喃自语的,漂在游泳池上的尸体。
“没有人想要离开明星!”这是“老妖婆”诺玛用手枪从背后射杀乔时喊出的话。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个没落明星对喜新厌旧的观众的乞求和呼喊。《日落大道》的结尾更强烈对比了梦的幻灭和绞杀,命案之后闻风赶来的摄影师和记者挤满公馆大厅(其中一个兴奋地说“昔日天皇巨星受了很大刺激”),身穿希律女王服装的诺玛从楼梯顶端缓缓走下,她以为所有这些来报道她发疯的人是电影剧组,遂完全投入地跳起了舞蹈。然后忽然停下来:“我拍不下去了,我太高兴了,这就是我的生命,一直都是这样。现在,德米尔先生(制片厂老板),你可以拍我的脸部特写了……”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