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论风生
河道衬砌改变了河流的生态系统。河流治污,应从根本上做起,先还河流于自然,再进行技术和资金的投入。
位于北京城区的北小河,让周围居民闻了十年的臭味,水务部门三番对河流进行治理,却屡治屡臭。而根据中华环保联合会近日监测,北小河上游水的水质已达到劣五类,是城区中水质最差的河流。(2月28日《新京报》)
笔者认为,现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观念,先恢复河流的自然。
从1988年起,北京开始大规模治理河道,目的是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让北京水系达到水清、岸绿、流畅、通航的标准。在京密引水渠、清河等河道的治理中,“河道衬砌”首先被采用。所谓河道衬砌,就是在河岸及河底铺以水泥或石头,取代以前的土壤。
记者拍摄的北小河的照片中显示的,正是这种“河道衬砌”。实践表明,这种方式加剧了水质的污染。因为,水失去了很多自然功能。北小河屡治屡臭固然有污染源治理的种种问题,也与河道自身的自洁功能失效有关。
近一百多年来,人类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对河流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兴建了大量工程设施,改变了河流的地貌学特征。北京市市区范围内就有30条河流、26个湖泊被人为的规划和改选了。
水里有了水生植物,就会有鱼,有了鱼,就会吃掉水里各种生物包括细菌,水就活了。而被硬砌了的河里,少了这些活物,实际上就是失去了河流的生命力。
生物治污,是很多国家现在在治理河流时常用的举措。其实就是恢复河流的自然。很多国家已拆除了河底、岸边的水泥,让野草野花等植物尽情生长。因为它们都是吸纳污染的“生力军”。
这样的恢复靠的是观念,是还自然于自然。
□汪永晨(环保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