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经纬
北三环安华桥至马甸桥,似乎是一个多元化的路段。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它尚没有明确的定位。这一带,曾有北京最著名的科普场馆,有亚运会、奥运会的建设遗迹,有部委家属区,有曾经风靡一时的老宜家,也有北京最大的邮币卡交易市场。北京人生活中的种种印记,好像在这里都能找到出口,但又有点似是而非。
在城市的发展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大凡地理位置好点的地方,再加上有相应的商业或是文化基础,多半会被“打造”成“某某区”。这一点,在最近十几年的马甸的所谓“商业中心”、“商务中心”的定位、规划中也可见一斑。
建几座商务大厦,就要打造“商务中心”;开几间商场,就是“商业中心”,对于客观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却没有一个严谨、科学的考量。或者,看到某一地区有了成功的经验,就要全盘拷贝,而不怕是否会水土不服。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已经屡见不鲜。
其实,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是不是真的发展好,主要在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是不是过得好,是不是真正“宜家”,而不是名头有多响亮,目标有多宏伟。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王荟 实习生 弓健 张雪松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李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