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歌绘本】
□书评人 杨雪枫
十月里,男人把一年的收成装上牛车,步行十天到市场上去卖,然后买回一家人来年生产生活所需的东西,这是《赶牛车的人》的故事。短短的二十天浓缩了一年的光阴,而人的一生又凝练得只似这一年。书中的文字是一首小诗,把农耕社会简朴、互助、勤劳的生活方式描述得云淡风轻,文字简单却让人动容。
全家人辛苦一年的收成,还带着暖暖的体温:满筐的苹果土豆,女儿织的手套,妻子织的披肩,儿子削的桦木条扫把,父亲劈的木瓦片……用奇妙的链条方式一一呈现。让人一边絮絮地念着,一边在心底勾画出一家人相亲相爱、自给自足的情景。
在一个叫朴茨茅斯的港口小镇,赶牛车的人卖掉了带来的所有东西。最后,他和心爱的牛说再见。从无到有,又复归于无,把惋惜与留恋放在身后,脚步随着时光安然向前。
他买了铁壶,给女儿买了绣花针,给儿子买了小折刀,还买了两磅冬青薄荷糖。前者是生活与生产的需要,最后是足以慰藉心灵的甜蜜。一年只赶一次集,然后一家人再重头开始一点一滴地做出各种东西,锯木板造新车……四季循环,生命轮回,一如书的最末一句:“鹅儿们在谷仓旁嘎嘎叫,落一地鹅毛软得像白云。”节奏轻盈,意象悠远,整个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由此喜欢上这位叫唐纳德·霍尔的诗人,也喜欢上诗中所采用的朴素风格。唐纳德·霍尔是美国第17任桂冠诗人,他生活在祖传的农庄里,擅长用看似简单的语言,营造出新英格兰风情画卷。霍尔早年对诗歌的感性魅力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私定义”,他说一首好诗必须有一具由“山羊脚”、“牛奶舌”和“比翼鸟”组成的完美身躯,“山羊脚”的力度、“牛奶舌”的甜美和“比翼鸟”复杂的声音和舞姿,能够带给人纯粹的生理快感。
霍尔深知如何写会让一本书吸引孩子。这首诗最初是写给成年人的,发表于1977年的《纽约客》杂志。对比两个版本,可以看到这本儿童版《赶牛车的人》几乎是一种再创作:原诗的故事很短,只有“赶牛车的人”这一个人物形象;在改写的时候,诗人增加了“妻子、女儿和儿子”,增加了他们一年中的劳作,使它成为一个家庭的故事。另外,使用了不断重复的诗行来吸引孩子的耳朵,有一页满篇都以“他卖掉了”开头,不断重复递进,诗意也逐渐叠加,仿佛大海的潮汐,一浪接着一浪。
芭芭拉·库尼的风景画插图也是这本书的亮点。画家以细腻的笔触再现了19世纪美国乡村的田园风光。晨光暮色,炊烟炉火,绿野白云……平常的日子是那样充实而细腻的流淌,走进芭芭拉的世界,就仿佛有清风拂面,简单的生活生动饱满而又温馨从容。画中透视和远景的运用,呈现出宁静素朴的美丽,与文字的传达交相辉映。
我们总以为,自己那平凡的生活,并没有用笔墨记录下来的价值。可是,《赶牛车的人》告诉我们,那些日复一日在重复的、那些日常的琐碎的、那些几乎被岁月遗忘的……也许正蕴藏着我们真正幸福的时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