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北京地理·城市年轮之四通桥-苏州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20:北京地理·城市年轮之四通桥-苏州桥
下一篇

地理周报

2012年04月08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北海团城修缮

  3月30日,北海团城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修缮。此次修缮中,团城上的主要古建承光殿将挑顶大修,“文革”期间被更改的团城彩画将恢复成清中晚期的样式。

  北海团城历经了800余年的营建,目前团城内多数建筑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残损,油饰大部分脱落,瓦面部分残缺,团城大墙风化也相当严重。此次修缮工程中,各个古建屋面将进行整修,添配瓦件,漏雨处揭瓦挑顶修缮,门窗进行油饰,彩画在保留历史信息的前提下进行油饰彩画贴金,破碎的方砖地面将更换。施工期间,团城将完全封闭,工程预计今年底竣工,届时将重新对外开放。此次修缮费用大约为1700万元。

  团城内还有一宝,就是古树,共有A级古树17棵,B级古树23棵,其中乾隆命名的“遮荫侯”和“白袍将军”更为珍稀。在修缮中,这些古树将得到有效保护。

  地铁6号线主体结构完工

  将于年底通车试运营的地铁6号线一期主体结构已经完工。按照计划,全线将于8月底完成铺轨,9月底试运行。全线运营时间预计为50分钟左右。

  6号线一期西起海淀区五路居,东至朝阳区草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约31公里,沿线共设车站20座。

  植树日百余万人义务植物

  4月1日,北京迎来第28个全民义务植树日,全市162.8万人参加义务植树劳动,栽植各类树木152万余株。此外,还养护树木467万株,挖坑213万个,清扫绿地1357万平方米。

  平谷区的平原植树造林计划,依托于该区已经有的大面积森林为基础,计划五年内落实完成。围绕新城周边建设不低于500米宽的景观森林区,围绕“四横、五纵”道路两侧建设不低于100米宽的绿色通道。

  太子峪这块占地86亩的义务植树点位于京九绿化带的延长线上,原来是一片荒地,上面堆满了钢渣和建筑垃圾,为了美化环境平衡生态,长辛店镇从这里清走了3000多立方米的垃圾,平整了土地,回填了种植土,要把这块绿林上的疤瘌治好。

  中医非遗传承人清明节义诊

  今年清明节,北京也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展示热潮。在朝阳区文化馆,中医非遗传承人为市民进行了义诊。

  隗氏后代祭祖

  4月4日,约400名隗氏后代齐聚房山区蒲洼乡芦子水村,参加祭祖仪式。从2008年开始,这已经是隗氏后代第六次在这里祭祖了。

  “隗”在我国是个小姓。隗姓人在京冀两地一共只有1.8万多人,其中,一半是房山人,素有“天下一个隗,老家芦子水”之说。为优化人口,隗姓的族规是同姓不能通婚。直到今天,房山的隗姓人,家家都知道这条规矩并且严格遵守。隗姓人特别重视教育,在房山区现任中小学教师中,就有150多位“隗老师”。

  “非遗”项目皮影戏走进校园

  4月5日,两部皮影戏《火烧圆明园》和《雷锋日记》走进海淀区西二旗小学,演员们逼真的表演吸引了在场的小学生。据了解,今后,海淀区将采用讲座等形式,陆续在多所小学开展皮影、端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及工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