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北京地理·城市年轮之四通桥-苏州桥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20:北京地理·城市年轮之四通桥-苏州桥
上一篇  下一篇

气质学府聚落西北三环

2012年04月08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因为与几所大学相邻,双安商场旁边的小店铺装饰也充满了年轻时尚的气息。
苏州桥边,与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隔路相望的北京电视台旧址。
北京理工大学南门外魏公村路上的眼镜店,橱窗中倒映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学楼。
北三环四通桥东北角路边的涂鸦。
当代商城停车场上一身牛仔装束的管理员。
北京外国语大学操场围栏上张贴的院系足球赛赛程表。

  几年前坐公共汽车到四通桥,选择在哪一站下车呢?估计很多人会犯难,因为这里的站名太乱了:四通桥、人民大学、双安商场。十几路公共汽车,叫同一个站名的也许是在相隔数百米的两个地方。估计是抱怨的人太多了,后来这里就统一更改了站名——四通桥东、四通桥西、四通桥南和四通桥北。

  其实,就乘客的需求而言,此前之所以站名混乱,还因为这里有个太有名的地方——人民大学。人民大学和四通桥(地区),很难判断谁覆盖的地域范围更大一些。

  北三环边的气质学府

  人大新闻学院毕业的韩晓杰已经离开学校两年。去年人大新图书馆落成后,他专门让师弟师妹带着感受了一下,说“环境超级好,座位很多,地方也足够宽敞”;而且人大图书馆周一到周五是对校外人员开放的,校外人员带上身份证,只需交两元钱,就可以在人大新图书馆看一整天书。

  以前,有人大学生说:“初入人大,从东门进是失望,从西门进是绝望。”可韩晓杰觉得“还好”,人大校园面积不大是事实,可学校对东西两门都进行了装修,新建了很多建筑,所以这所著名的学府也有它独特的气质。

  西门边的明德楼群是人大最气派的建筑群。这组砖红色的建筑是人大最有名气的社会科学院系所在地,每年临近毕业,就有很多学生穿着毕业服在楼前拍照留念。

  静园是靠近人大西门的一处教职工家属区,始建于1981年。很多人大的老教授,在书的前言或后记中都会写上“于中国人民大学静园”。近些年,很多人大教师都搬到了西四环边的世纪城,但退休教师、原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焕章还是选择留在了这里。

  家住静园16号楼的杨焕章是个十足的“老人大”,从1956年人大考入人大开始,除了“文革”中的几年,他一直都在这个校园里读书、教书、生活。退休后,他最喜欢做的就是天气好的时候到静园22号楼南面的花园里和老朋友们散散步、聊聊天。

  商业气场与校园元素

  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也在附近,但相比而言,人民大学的交通更为方便。人大外面的公交车很多,又紧挨着地铁四号线,东门出去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地铁站”,可以很方便地坐车到北面的北大、清华,南面的北理工、北外等高校,与外部联系紧密。人大东门对面是当代商城和女生们特别喜欢逛的“女人街”,不远处有双安商场、华宇时尚购物中心等。

  韩晓杰说,以前宿舍的四个男生喜欢一起出动,到人大西门对面的城乡仓储超市或者多走几步到海淀黄庄的家乐福去采购。“家乐福的东西相对便宜,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实惠。而双安、当代都属于高档消费,并非穷学生的理想购物场所。”

  从建筑上来看,北外的建筑特点是古典中透着现代,是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建筑的结合,恰好契合了北外在保持中国传统的同时,汲取西方文化的精神气质。校园里中西合璧的建筑,各种外语交织的旋律,多元文化碰撞的激情,都构成了北外的浪漫元素。而北京理工大学校园里有不少上世纪20年代的建筑,近年来也新建了大楼和体育馆,给人以规整、朴实之感。

  白颐路上消失的白杨树

  中关村大街和苏州街围绕在这几所大学的周围。苏州街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在清朝已经是一条著名的商业街,不过在今天,苏州街承载的交通和商业作用,已经被中关村大街部分取代。

  北京市政三公司办公室原主任、高级经济师陈兵1964年考入北大附中,此后三年多经过中关村大街往返于家庭与学校之间,“那时这条路很窄,只有两条上下行车道和32路一趟公共汽车(后来改为332路)”。陈兵回忆,那时的中关村大街“其实就是条乡村路,路两旁是大片的田野,种植着庄稼和蔬菜”,只有少数几个单位的建筑比较明显。

  中关村大街历经数次改扩建,最终变成了一条宽阔但又拥堵的城市交通主干道,至今,很多人还深深怀念那些曾经在白颐路上茂盛成长的白杨树。

  ■ 民间记忆

  人大没有“高级知识分子楼”

  ●杨焕章,中国人民大学退休教师、原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世纪80年代,胡耀邦为改善知识分子的居住条件,提出盖“中级知识分子楼”和“高级知识分子楼”。当时规定的“中级知识分子楼”面积约70多平方米,“高级知识分子楼”约为90平方米。静园的楼房都是当年的“中级知识分子楼”,人大并没有建“高级知识分子楼”。主要原因是当年的建筑材料和施工队伍非常紧张。当时人口流动很受限制,没有建筑行业的农民工,静园1号到5号都是基建工程兵建造的,静园15号楼则是由经过批准进京的邯郸建筑公司建造的。

  当年规定是七层以上的建筑就可以装电梯了,静园14号楼本打算建成高层装电梯的,由于坐北朝南,建得太高会影响围墙外面人大北路楼房的采光,最后只盖了五层。静园的楼房有一居、二居、三居,一居面积20多平方米,二居是所谓的“眼镜房”。“眼镜房”是一个形象的说法,这种二居室,进门右手是卫生间,再走一步是厨房,再往里狭长的过道两侧各有一间卧室,好像两个“眼镜片”一样。我家住的是三居室,但客厅也很狭窄逼仄,就像个过道一样,“客厅小”是当时很多单元房设计建造的特点。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荟 实习生 张雪松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