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上海:《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由四川文艺出版社修订出版。这位瑞典诗人,平均一年写两三首,四五年出一本诗集,每本诗集一般不超过二十首。80年来发表163首诗。201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诗是某种来自内心的东西,和梦是手足。译者李笠是旅居瑞典的中国诗人,20世纪80年代始译其作。
@鹦鹉史航:首都图书馆换书大集,也是夹带私货的好时机。我会带一本《魔山》(不是德国的托马斯曼的,是我跟廖一梅写的舞台剧,我又改编成童书)还有较不易找的《明镜高悬》(我十五年前没怎么让播的一个古装情景喜剧,我改编成小说)各一本,会多写些字给新主人。大家都准备了什么书,晒晒书名彼此馋馋吧!
@止庵:今天收到了《老人与海》样书,系拙编“张爱玲全集”之第十三册。对于其中所收张爱玲翻译的《鹿苑长春》(获普利策奖),张爱玲说:“它是健康的,向上的,但也许它最动人的地方是与东方的心情特别接近的一种淡淡的哀愁。最后的两段更是充满了一种难堪的惆怅,我译到这里的时候,甚至于译完之后重抄一遍,抄到这里的时候,也都是像第一次读到一样地觉得非常感动,眼睛湿润起来。”
议董桥
@新京报书评周刊:#夜读抄#篇首《七十长笺》写亦梅师,情浓意厚,原是董公健笔之锦囊。读之觉如菜丰,酒美,话密,中西文化精英麇集,夹都夹不尽。有故事文学终将不死。忆旧雨,少哀哀乐乐,气恒定,神常闲,将英文神采融入中文肌肤,讲动乱中国人的故事,歌哭襟怀。董公不愧为老牌文人残留最后血脉。(《董桥七十》)
@中国图书网官方微博:董桥七十了,时间真快,80年代柳苏、三联提倡“你一定要读董桥”,那时的董公子正是倜傥潇洒!今天再读“浓的化不开”的董公文字,才发现我们的生活、阅读缺少的正是这雍容气态和翩翩风度,而董桥却一直在我们身边,并未因为社会世态的变故而循避。
@上海陈子善:《董桥七十》,胡洪侠编,2012年2月海豚出版社出版。所得为普通精装,非真皮非毛边无情色书票,却已赏心悦目。我更关心选文。“下笔千言瓶泻水,董生才调世无俦”,如何选?编者拟编一“略有七十自述格局的新书”,其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但作者未收集之《英伦忆往》序未入,遗憾。
怀念麦克·华莱士
@主持人杨锐:迈克·华莱士,他是幸福的人,高尚的人,也是幸运的人。他是中国媒体同行的典范。走好,华老。五年前我差点成为密西根大学Knight Fellowship的受益者,而设立这个奖学金的正是泰斗华莱士。
@阿敏的菜园_童真的花园:“你是流氓吗?你怎么会跟一个未婚的姑娘在白宫神圣的办公桌上干那种事情?”这是4月7日去世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记者迈克·华莱士采访克林顿时问的第三个问题。他用咄咄逼人的提问方式采访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和从肯尼迪到克林顿的历任美国总统。
栏目主持@新京报书评周刊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