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京报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1:京报专栏
上一篇

布朗之问

2012年04月17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田野笔记

  □岳永逸(民俗学者)

  当年的燕大地处郊野,四围坟墓颇多。似乎恰值清明,前往上坟的国人络绎不绝,而且大抵都手拎烟酒茶饭之类供品。布朗教授看到了这些景致,就好奇地问他的中国助手,“你们相信你们的祖先真能吃到那些东西吗?”聪明的中国助手并没有直接回答布朗的提问,而是有礼貌地反问布朗:“布朗先生,我知道你们的习惯是在墓碑前敬献鲜花,那么你们是否相信你们逝去的亲人能闻到花香呢?”

  引出这段轶闻并无意辩驳中西文明谁是谁非、谁好谁坏这样至今纠结精英阶层的话题。而是想说,在任何年代,焚香祭祖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或浓或淡的一道风景,并未因外力而完全舍弃、决绝。

  民国时期,夏仁虎的《旧京琐记》有载:“清明,人家上坟,于市上买盒子菜以祀之,即南边之馔盒也”。2005年前后,我曾往门头沟山里溜达。在深山区的燕家台村,清明是村民们重要的节日。早在此前两周,常住村内的长者就通知外地的儿女尽可能回家,并为节日准备饭菜、供品。寒食节这天,是村民们例行“上新坟”的日子,祭祀刚过世的亲人,回家后再宴请亲朋好友。清明当天则是“上老坟”。是日上午,星罗棋布在村落四围的墓地鞭炮声四起,青烟袅袅,别有一番风味。除此之外,燕家台人还有在上老坟后,即清明节次日的“大清明”,那是和尚上坟的日子。但因为村中庙宇早已没有了和尚,大清明也就成为陈年旧事,留在耆老的记忆与闲聊中了。

  不仅是燕家台人的“大清明”消失了,旧京清明的很多习俗都烟消云散了。比如“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清明不做饽饽,穷得乱哆嗦”。昔日燕京大学的旧地早就成为当下风光无限的北京大学了,四围坟地无存。在我经常骑着老旧的二八永久自行车蹒跚于北大周围时,我不时都有个自己也奇怪的想法:要是当年布朗看见的那些坟地风采依旧,今天从小就学英语、练钢琴、上奥数的孩子们会不会有布朗之问?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