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京报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5:京报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民谣里的历史记忆

2012年04月1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田野笔记

  自古以来,民谣都是民众反映自己生产生活与心声,并对社会以及自身评判的相对简短的韵语体口头文学,具有口头性、群体性、地域性、模式化等特征。民谣与其他口头文学一样又有“弱者的武器”之称。

  □岳永逸(民俗学者)

  无论古代还是当下,民谣可能有一个初创者,但在不停地流传过程中,传承者和传播者会不停根据自己的喜好再加工,从而使得传播开来的民谣不但有多个版本、异文,也有了群体性、时代性、在地化等特征,并最终匿名化,成为一个群体共有的知识以及表达自己和他群体交际的工具。

  长久流传的好的民谣率性、形象生动、简洁、朗朗上口却又智慧、幽默,有着深远的人文关怀,反映巨大的社会变革、最广大民众的喜怒哀乐和人类最基本的价值情感。例如“月子/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妻同罗帐,几家飘散/零在他州/乡”就言说着民众常有的聚散离合并存的两种生活状态,而且对飘散者充满了关切与祝福,有着淡淡的哀愁,也有着控诉。这首民谣之所以一直流传,就在于它已经完全突破了小恩小爱,突破了民族、地域、文化、时代的界限,反映的是普世价值与期盼,而且语言凝练、明白如画,丝毫不比杜工部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逊色。

  再如,中国社会长期都是一个讲究纲常伦理、三从四德的伦理社会,对妇女的生活方式、活动空间、职业都有着严格的限制。这样,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伴随近代化历程,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服务行业兴起的“女招待”这一职业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新旧观念之间产生了巨大冲突。民谣“中华民国大改良,推倒庙宇建学堂;中华民国一大怪,当下时兴女招待”就反映了当时的这一现实。虽然只有四句,但句句实在,都紧扣时代脉搏,把握了二十世纪初叶的社会实况,至今诵来都让人感慨,为之叫好。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电邮、博客、微博、手机、飞信等传播手段的多样和彰显自我的个人主义的盛行,反映社会现实、百姓疾苦、喜怒哀乐的“段子”——新民谣——与老旧民谣在语言表达、传播手段等方面也有了明显不同,尤其是形式上对正、雅、官的戏仿,跨越时空的书面传递。面对面的口耳相传不再是段子传播传承唯一的方式,眼睛的作用也大于耳朵。但是,能普遍传播开来的段子绝对骨子里直接承继了老旧民谣的三魂六魄:直面社会现实,跳出小我,关怀大多数人的生产生活与情感,语言形象生动,妙趣横生,一目了然,令人过目不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