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手记
原中共平北地委书记兼平北军分区政治委员段苏权生前写过一篇文章——《抗日战争史研究不容忽视的两个问题》,开篇第一句话,“第一点:我们要写‘无人区’的斗争”。
西方有集中营,东方有“无人区”,老百姓被赶进“人圈”,过着像牲畜一样的日子,而原本热闹的家园变成冰冷、恐怖的无人区。在采访中,面对面与“人圈”的受害者交流,听他们回忆过去,这对记者来说,是一个残酷的经历,也是一个珍贵的经历。
“人圈”留给我们的有形之物实在不多,在密云新城子镇蔡家甸村,只有一段十几米的围墙,是过去“人圈”的遗迹,这段围墙,已经被当地村民原地利用成自家的院墙。据密云县委党史办调研员林振洪介绍,像这样的围墙,在密云境内,也是少之又少。要想深入了解、挖掘和研究“人圈”的故事,只能从人圈的亲历者入手。
这些八十多岁的老人,他们在少年时代所经历的虐待并没有全部写在脸上。李素珍老人,穿着红色的毛衣,与小狗“小不点”有说有笑,对她而言,现在最大的烦恼莫过于房子有点漏雨、放假的时候孩子能不能在家多住几天。两年的“人圈”生涯,李素珍觉得此后的人生再也没有那么难、那么让人害怕的事情。
初入蔡家甸,感觉这里与无数的村庄一样,有一种安静、琐碎、闲适、亲切的生活氛围,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进蔡家村的深处,又有一种感动和崇敬油然而生,这是对最平凡者热爱生活的感动,也是对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无畏选择的崇敬。这些普通的村民,在“人圈”里,往往一家人才有一件完整的衣服,甚至于,有的人家会挖一个坑,以便在邻居到访时,让没有衣服穿的家人跳进坑里避免尴尬。但是,也正是他们,会把所有能够找到的布头拼凑下来,留着给八路军做鞋做袜。
受访者回忆,日本投降之后,村民们大多回到了自己原本的家园,把拆掉、烧光的房屋重新盖起来,开始新的生活。也有的人,在原住所附近,另起生活的炉灶。文章中所采访的李素珍,也在1945年穿上了大红色的嫁衣,正式成为了一个新媳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