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阎连科曾经在北京拥有一个院子,郭公庄711号院。他在这个院子里实践着关于家园的梦想,种菜养花看蚂蚁,于大都市中耐心耕耘田园生活的静逸,温柔而执拗地亲近土地与自然。最后这一切以院子被拆迁而告终。静逸与温柔,在现实中戛然而止,经文字重生,伴随无尽的忧伤。
北京的现状,与中国其他很多大城市一样,是中国当代社会进程的一个缩影。概括而言,以进步与文明为由,背离土地;因追求高速发展与现代化,背弃心灵;被污染的空气和水,不通畅的道路交通,都诉说着经济增长背后的代价。与此同时,生活在同一城市的人们,有着各不相同的世界,以及各自关于故园的记忆与再也回不去的故乡,而没有共同生活的真实感。
阎连科的《北京,最后的纪念》是关于北京的另一种叙事。对城市有些不适与怨念,仍对生活本身充满厚实的欢喜劲儿;有物理上的家,但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悉心创造归园田居的个人世界,却抵不住外在世界的变迁。一个急剧发展的社会,关于家园的梦想,一次次被粗暴地割刈,每个人都被时代裹挟而行,有所丧失有所承受。即便我们的生活在其表层是各自孤立,互无顾念,但是,真正的远离喧嚣的遗世独立,也不可能发生,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生活上的。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