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书评周刊·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书评周刊·艺术
下一篇

进入学术研究视野的纪录片

2012年05月1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主体·视点·表达: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 作者:姜娟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定价:42.00元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

  □本报书评人 刘雅婧

  小众的纪录片似乎注定难以摆脱“后娘养的”命运,无资金、无市场、无渠道,当然这些情况也有改观。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登陆央视一套晚间档,“深夜发吃报复社会”,当人们为其精良制作和大投入兴奋不已时,不难想到,自2009年起,纪录片在中国大陆开始缓慢破冰。CCTV9的成立就是破冰过程中的一道锐响。

  这种破冰,不仅是国家政策上的某些倾斜,也指体制内纪录片开始放低身段,向民间要故事和市场,更重要的是,将中国独立的(一度地下的)纪录片问题放上台面。它们为生存做的每一次尝试,都决定着真实可贵的影像和记忆能在多大程度上还原和保留。

  随着大陆纪录片近年来不断在国外获奖,纪录片越来越多地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近年来关于中国纪录片的研究作品不在少数。如方方的《中国纪录片发展史》、单万里的《纪录电影文献》等等,而姜娟和这本《主体·视点·表达: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做的也是这样一件梳理源流的事情。

  尽管从内容上来看,和不久前出版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一样,该书的观点没有对学界现有的认识做什么颠覆性突破。但是,姜娟从“独立”的变化源流说起,对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形成、发展和现状做了一个大略梳理,较为系统地为中国独立纪录片做了理论化的特征概括,并明确指出了其关怀人的本质。因此,依然算得上一本比较合格的纪录片研究报告。

  书中的观点呈现为,由于难以回避的所谓“体制”的存在,被划分在体制两边的纪录片工作者各有自由和局限。对“独立”概念的厘清和源头的梳理,并不是强化这种隔阂,相反,或许有助于让原本起于体制内的电视纪录片从整体上再次回归它民生纪实的本质。

  在1990年的南特电影节上,第一个被西方称为“独立导演”的中国人,是第六代导演张元,他多年来以强烈的纪实风格和底层关怀佐证了这一点。1993年,央视《生活空间》的开播是体制内陈虻等人引领的纪录片“新现实主义”的里程碑。今日,CCTV9正在努力学习国外电视台预购的方式,把电视台的资金和资源下放到民间,谋求体制内外的合作。

  目前,对中国独立纪录片较为清晰、同时也收获较多认可的定义是——坚持独立操作和独立思考的大陆纪录片。这也意味着,资金独立,发行独立,思考独立,拍摄独立。

  当定义厘清,接下来要研究的是,创作群体是怎么兴起发展的,审美如何,品格如何?书中做了一些概述性的介绍,比如“去中心的对象和议题”,“私纪录片与人类学影片”。可以说,姜娟具备了一个研究者的基本诚意,她曾多次参加独立纪录片的学术研讨会,并长期扎在宋庄的现象工作室,查阅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大量音像制品,还远赴美国,学习中西纪录片的比较。

  这也像吴文光曾用三年时间在《书城》上做的连载专栏——后结集为《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纪录片与人》中提到的那样,作者把自己的影像成长生涯分为“在国外”、“在国内”和 “我自己”三部分。内、外、人本,有如纪录片人认识纪录片的三个过程,从外向内,慢慢找到影像叙述和关怀的方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