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评论周刊·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评论周刊·专栏
下一篇

甲午:变局的开端

2012年05月1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史象万千

  甲午战败改变了社会心态。社会心态的改变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戊戌变法就是在这个动力下促成的。

  近代中国人屡受西方凌辱,每次受辱后都非常愤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学者冯桂芬写道:“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之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

  然而,愤慨归愤慨,对只承认“船坚炮利”不如人,而在诸如学术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都很自信的时人而言,这个自信被彻底打破,从而使中国人心态发生深刻改变的,是甲午战争的失败。甲午战败对中国人的内心触动前所未有,远远超过鸦片战争。

  甲午战前,官员们普遍认为:“北洋讲求武备近三十年,以中视西,或未可轻敌,以剿倭奴,足操胜算。”上海的《申报》也多次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必胜,认为“以中国幅员之广,人民之众,饷粮之厚,兵卒之多,与倭国相较,虽三尺童子亦知其非我敌”。

  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观察到:“现在中国除了千分之一的极少数人以外,其余九百九十九人都相信大中国可以打垮小日本”。

  历史上,日本一直是中国的学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日本是“一弹丸国”、“蕞尔小国”、“蛮夷小邦” ,是被蔑视的“小夷”、“岛夷”、“虾夷”。中国人从来没有想过会败于日本。正是这一心理基础,当甲午战败的消息传来,被迫签订极其苛刻、屈辱的《马关条约》时,对中国人心态的冲击可想而知。

  当时的清朝官员普遍“痛恨”、“痛哭”。谭嗣同写下了悲愤诗句:“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在民间,当时18岁的革命老人吴玉章后来回忆说,消息传来,他和二哥痛哭不止,“它(指《马关条约》)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甲午之败,使中国人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社会心态随之发生巨变,中国日后的方向也随之奠定。

  社会心态变化最大的,是百姓开始质疑清廷的皇权威严。在此之前,尽管经过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的耻辱,国势日显危急,但老百姓对清廷仍有信任,相信能保护自己的安全,甲午战败改变了这种心态。

  《马关条约》规定割让台湾给日本。光绪皇帝曾严厉斥责代表帝国签约的李鸿章,将“台湾一省送予外人,失民心,伤国体”,并质问:“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割台的责任不能归于李鸿章,但光绪明确意识到割台造成的严重政治后果,即作为帝国,如果无法给臣民提供安全保障,臣民也将不再信任皇权威权,由此导致的“天下人心皆去”是很可怕的。帝国官员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签订《马关条约》将导致“民心涣”,使皇权“威柄失”,这些乃是“国之命脉所系”,失去后,国将不国。

  大清朝野进一步认真反思失败的原因,对明治维新导致日本强大有了认识。康有为认为:“国无大小,民无寡众,能修其政则强,不能修其政则弱”。帝国精英形成普遍共识,即甲午之战,日本以一“海岛小国”打败“天朝大国”,是其革新政治,积极学习西方的结果。

  原先还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现在“中体”开始被怀疑。传统学术,尤其是儒学开始受到强有力的冲击。西方社会科学名著开始被翻译成中文,传统的价值观念被重新塑造。

  为尽快学到西学,向日本学习,比向西方学习更加方便。中国人开始正视现实,改变轻视日本的心态,变成了学习日本。于是,到日本留学的人逐渐多起来,而这些人从日本学到的东西对中国后来很有影响。

  还有些知识精英看到日本富强是因重视经济,开始重视工商业,转而提倡“实业救国”。比如张謇,认为“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根本在致力于农工商”,从而弃官从商。

  甲午战败改变了社会心态。社会心态的改变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戊戌变法就是在这个动力下促成的。社会心态是一个历史变量。人心思变,是变局的开端。(6)

  洪振快 历史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