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野笔记
今年4月15日,在丰台区岳各庄桥南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婚礼现场,没有玫瑰、百合搭就的拱形门洞,没有身穿燕尾服的主持人,没有婚礼进行曲,也没有香槟塔和新郎新娘当众向来宾互诉衷肠。这是一场与当下京城明显有些“隔”的婚礼,神耳、花轿、茶棚、花生、大枣、马鞍、火盆、唢呐等旧京玩意儿历历在目。
□岳永逸(民俗学者)
小区的住户是不久前才回迁的,都是高楼单元房。招待嘉宾的宴会是在小区的一角搭建的彩棚内。棚会不但为嫁女的主家搭建彩棚,也自带做婚宴的厨师,一条龙服务。彩棚门口里侧是一档来自马家营的“亲友同乐 清茶圣会”。茶棚门口是两个价格上万的实心铜壶,桌面上是若干套茶壶和茶碗,总共价值约五万元。这些茶壶茶碗仅供人观赏,没有实际用途。桌面里侧摆有观音神马。据说,茶会的祖师爷是观音菩萨。色彩艳丽的茶会会旗、手旗和桌上古色古香的茶壶茶碗交相辉映,琳琅满目。
不仅如此,嫁女的主家还听从“大了(dà liǎo)”的安排,从13日起就请了中幡、秧歌、高跷等十余档花会前来走局表演。15日,拥有传统仪仗队的婚庆公司队伍和难得一见的神耳都来了。仪仗队的全套行头和人马都是婚庆公司的。抬轿的轿夫,八个壮汉,则是“北漂一族”。他们与花会常有联系,不仅参加红白喜事,也应花会之邀参加庙会、公司的开张典礼,通常干吃累的体力活,但月收入比一般守候在北影门口的群众演员要高出许多。
因应这些仪仗,新郎新娘都穿着前清的大红礼服。十点整,遮饰有红盖头的新娘被人搀扶着下楼来到轿前。新娘上轿之前,喜婆忙乱地用镜子照轿,用大枣、花生等物撒轿。在唢呐吹奏的“今天是个好日子”等欢快乐声的伴奏下,神耳引领的整个仪仗队出小区西门外沿比邻小区的那段四环辅路绕行一圈后,回到小区内的大棚。在大棚门口前约一百米处,新娘下轿前,新郎拿着弓箭,朝天、地和轿门各射一箭。然后,新娘出轿,新郎拉着新娘,自己后退,新娘面对棚门前行。进棚门之前,新娘要先跨过摆放在红色通道上的火盆和马鞍。与过去同样情景下真正烧有柴火或炭火的火盆不同,这里的火盆是电动的。这在京城久违了的婚仪不仅引发了小区内原本可能是邻里的老少居民的围观,很多路人也停住了脚步。“这是干嘛?”“真稀奇!”之声不绝于耳。
因为拜堂是在男家举行典礼时的礼仪,棚内虽然设有双方父母的座位,但两位新人并未拜天地与高堂,而是在夫妻对拜之后,就与双亲和其他亲友合影留念。在叩拜了观音之后,婚宴就正式开始了。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