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西方戏剧“中国化”,英若诚译作推动中西交流
| ||
|
1978年,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曾来华,英若诚和曹禺邀请他来首都剧场观看正在上演的《蔡文姬》。之后,英若诚两次与米勒见面,讨论选一部米勒的戏来人艺演出。
最后选中《推销员之死》。阿瑟·米勒强调的“中国化”和英若诚出色的翻译,让这部戏首演就引起轰动。
英若诚像是人艺对外交流的“推销员”,将中国名剧翻译介绍到国外,又将外国名剧翻译并搬上人艺的舞台。
《推销员之死》后的十年,一批外国戏的上演,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世界戏剧之窗,更为人艺开启了国际交流的黄金时代。
【戏里】
东方人的面孔演西方人的戏
1983年5月7日,《推销员之死》在首都剧场的首演造成了极大的轰动。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在剧场里发现,中国观众和西方观众会在同一个地方发笑,也都会为主人公威利·洛曼默默流泪。
此前,中国引进的西方戏剧里演员往往要戴金发套和大鼻子,千方百计装扮成白种人。而在《推销员之死》排练第一天,阿瑟·米勒就声明:坚决不要尝试扮演美国人,使这出戏像极美国的办法就是让它中国化。后来在他的坚持下,演员们放弃了那些可笑的道具。
原本因为不懂中文而非常担忧的阿瑟·米勒还发现,靠着手里的英文版剧本就能轻松地跟上对白,因为“英若诚的翻译极为成功,甚至节奏也与原作完全一致”。英若诚饰演的“威利”也获得了阿瑟·米勒的首肯,认为他的演技已达“炉火纯青”。
“后来的事实证明,东西方的月亮一样圆,东方的演员和西方的演员同样才华横溢”,阿瑟·米勒在排练笔记里写道。
另一个得到阿瑟·米勒赞赏的,是饰演女主角“林达”的朱琳。朱琳是当时中国话剧界的巨星,但她“没有一点明星的架子,一点也不装腔作势”。起初,朱琳因为屡屡陷入剧情而抑制不住流泪,每当这时阿瑟·米勒就反复强调:“不要流泪!控制、控制!控制便是美!”
随着排练的推进,朱琳逐渐领悟到米勒的意图,收起 “逆来顺受”与“柔声细语”的演法,转而寻求更加理性的控制,此举获得了明显的效果。挽歌一幕中,她控制住情感,直到说到:“咱们自由了,自由了!”才开始轻声哭泣,而一旁的米勒和他的妻女早已潸然泪下。米勒对演员们说:“你们看起来就像一家人,是布鲁克林的一家中国移民。”
英若诚曾在自传《水流云在》中这样描述首演谢幕:“这次成功是巨大的成功,那掌声是我作为演员从未体验过的,就像是潮水。这是一个演员为之生存的时刻。”
【戏外】
人艺的洋戏没有洋腔洋调
“英大学问”了不起的翻译功利
北京人艺开启国际交流的大幕,与一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就是英若诚。绰号“英大学问”的英若诚是人艺出了名的大才子。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读书时代就是校园剧社的风云人物。1950年,刚刚走出校门的英若诚,与剧社同学吴世良成婚,两人一起进入当时的“老人艺”,被分进演员队。
因为精通英文,又熟悉舞台语言,在“文革”后英若诚推动了北京人艺一系列的对外交流,他将《茶馆》、《家》、《狗儿爷涅槃》等中国名剧翻译成英文,介绍到国外,又将《请君入瓮》《推销员之死》《上帝的宠儿》《洋麻将》《哗变》《芭芭拉上校》等外国名剧翻译进来,这些戏后来陆续被搬上了人艺的舞台。
1985年《推销员之死》赴港演出时,英若诚常被问到:“市面上已经有不止两个译本了,为什么你还要再翻一次?”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这些现成的译本不适合演出。” 在英若诚看来,很多译者由于不熟悉舞台,翻译剧本考虑的不是演出效果,而是如何把文字间的含义面面俱到地转译过来。英若诚的译本则口语味十足,自然且流畅。以《推》剧为例,英若诚将“The man is a genius, he is success incarnate.” 翻译成“他是一个天才,天生要发财。”而“Business is business.” 则被他译作“亲是亲,财是财”。灵活而传神的翻译,让这批北京人艺的洋戏没有译制片那种装模作样的洋腔洋调,而是充满了生活的质感。
《推销员之死》的导演阿瑟·米勒不懂中文,他用秒表掐算时间却惊讶地发现:中文演出竟和英文演出一样长,甚至一分不差。原来,在翻译这部戏时,为了方便不懂中文的阿瑟·米勒,英若诚尤其注意保持原剧本中对话的长度。此举令阿瑟·米勒大加赞赏。
人艺的“看家戏”《茶馆》也因为英若诚的翻译频频走出国门,令世界剧坛为之震惊,英国著名戏剧家彼德·布鲁克更称其是“东方舞台上的奇迹”。直到今天,《茶馆》在国外上演时所用的英文字幕,都是当年英若诚的译作。
29年后李六乙复排
2012年4月,人艺重排《推销员之死》,新版由“鬼才导演”李六乙执导。两版“推销员”相隔29年, 只是今天的观众看这部戏,不会再有当年的迷惑和不解,戏里那个人人追逐财富、唯利是图的社会,早已不知不觉将我们每个人裹挟其中。新版“推销员”简化了舞台元素,突出了表演本身,在舞美和音乐上,有着更强的现代意味。
无论怎么变,有一点是不变的:与米勒一样,李六乙也强调“中国化”:“当年阿瑟·米勒来排的时候,英若诚给他介绍阿Q,他就觉得威利特阿Q,阿Q从来不觉得自己很悲……其实威利是应该对生活充满着幸福感,我觉得这样更具悲剧性。”
受访者:李六乙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