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书评周刊·生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0:书评周刊·生活
下一篇

那些长不大的男人

2012年06月3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彼得潘综合征》 (美)丹·凯利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4月

  □书评人 风君

  《彼得潘综合征》是一本心理学著作,由美国心理医师丹·凯利所著。书中描述了一种以男性为危害对象的心理疾病“彼得潘综合征”。作者借用巴里著名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小飞侠”彼得潘,来指代现实中那些内心长不大的男人。

  在书里,作者丹基于大量心理诊疗案例,发现了他称为“彼得潘综合征”的这种心理现象,归纳了此类患者情感麻木、拖拉延误、社交无能、魔幻思维等心理特征,并指出这种问题的主要症状: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大男子主义以及自恋。丹通过对各种症状的分析,试图从儿童成长及家庭塑造等方面给出“彼得潘”形成的原因,并针对父母、妻子、亲友、患者自己等不同角色,给出走出这种症状的途径。应该说,本书作为一本心理学读物是比较浅显易懂的,也难怪其能登上畅销书榜,并使“彼得潘综合征”成为一个大众流行的心理学词汇。不过在阅读过程中,也始终有问题在萦绕着我。

  首先是“彼得潘综合征”的名字是否恰当呢?从童话或神话传说中寻找人格原型的做法自荣格以来在精神分析界颇为流行。本书以“彼得潘”喻指长不大的男人,也属因循。可如何解读作品,是各花入各眼的事。有人在彼得潘身上看到了永不消失的生命活力,有人则看到童年的纯真与成年人的世故对比,还有人看到逃避与责任的冲突。不过,事物总有两面。正如彼得潘其实也可以代表一颗永远年轻的赤子之心一样,作者自己也承认心中有一把永无乡的仙尘并非一定是坏事,关键看你能否控制。

  其次,这种症候为何只光顾男性?需知作为一个男性读者,这一点多少让我有些别扭,以至于书一上来先对着测试表自测一番。确认自己不属此列,也着实松了口气……对此,作者给出的解释,主要是针对“性别角色冲突”这一点,即他认为男性的性别角色在他所探讨的时代(80年代的美国)是明显的,而女性相对没那么纠结。但是在现代,女性的性别角色是否真不必担心什么?我看也未必。“卖萌”“装可爱”的风潮,不也在女性间流行?也许不同之处只在于,现在的人们对女性的幼稚心态抱有更多的容忍和不以为意,却对男性抱有更高要求。如此说来,男性更容易显现症状,而女性也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至少当代中国女性的性别脚本还远谈不上掌控自如。

  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对于一本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著作,书中描述的种种问题,对于如今时代,尤其是中国社会,是否还有借鉴意义?不知是凑巧还是阅读的心理暗示,在读完本书后,我就在身边发现了一个“彼得潘”的典型。他几乎符合书中描述的各项特征:开起车来蛮横粗暴,把公路当成自己的;对别人的违规愤愤不平,其实自己的违规也不少;玩牌时视反悔为常态,唱歌时霸占麦克风不放……我不得不承认,彼得潘的身影也一样可以在如今的中国看到。而且,由于中国根深蒂固的男权观念和家庭血缘传承的执著,与美国无论如何要求个人独立的风格迥然不同,使得彼得潘的表现与美国颇有差异。至少在美国,绝少见到“啃老族”的身影。

  那么,彼得潘综合征的原因是什么?遗憾的是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阐释不那么令人满意。他虽然提到了家庭和父母的因素,但“没有长大的父母”本身又是何原因造成?因为他们的父母吗?那这只能陷入循环论证。他也提到了社会的压力造成了男孩的恐惧,但对于这一点却始终缺乏展开。彼得潘不能适应社会,全是他的问题,他家庭的问题,还是这个社会的问题?其实,从其害怕孤独、逃避责任、寻找母亲替代者而非真爱等种种表现,不难看出其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所说的现代人的不安全感和为此寻求母亲脐带般联系的冲动颇有神似。“长不大的男人”和“爱太多的女人”,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施虐-受虐倒错,一方一味要求爱以弥补安全感,一方一味给出爱以获得存在感。要改变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心理学家应该做的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