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评论周刊·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3:评论周刊·专栏
下一篇

如何才能“不在乎”

2012年06月3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插图/师春雷

  ■ 校园故事

  吴非 杂文家

  社会要求学校担负全部的教育任务,却没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学生如果说了真话却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久之,他也只好加入弄虚作假的群体中去了。

  这两年,北大清华两校招生的“实名推荐”选拔,学校请我做“点评”。学生竞争,本无我事,让我点评,是为看热闹的观众。因为高考成了社会敏感神经,8人争两个名额,怀有各种心态的围观者达五六百,还有十多家媒体来推波助澜,这就有了观赏性。可怜选手志在必得的“福利”,也仅仅是高考时“照顾几十分”。区区几十分,对罗家伦、钱钟书和吴晗诸人,那就要永远地与大学说拜拜了。但时下是应试教育,休说几十分,便是五分八分,也值得争先恐后的。

  因为是这样一场角逐,学生也就无法“大气”起来。我一直期待能有个学生“不在乎”,上得台来能说“北大赏的这20分我不要了,九万里鲲鹏展翅,兄弟我远走高飞了”,或哪位上台就潇洒地说再见“姐姐不陪你们玩了,祝你们天天开心”……

  这一回面试的最后,有个女生被评委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因为参加慈善活动而耽误了学校的一次考试,因此不能参加北大自主招生的面试,你会去和老师解释吗?如果去,你怎么说?如果不去,又是为什么?

  我很希望这位女生说“不去;没什么可解释的”。——既然参加慈善活动,就是“舍得”了,内心有大爱,哪里会容下小算盘!命出这个题目的教师,会不会也在期待这一最洒脱的回答呢。如果学校因学生参加慈善活动而取消她的面试资格,则是说明该校的教育言善行伪;如果北大口是心非,并不看重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那所谓的“名校”有名无实。

  我在期待,我觉得身后很多观众也在期待,希望她喊出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喊出我们对这个社会的希望。然而,我没想到的是,那个女生犹豫过后,仍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再三问:“如果我去解释,老师会不会再给我机会?”这就让我们失望了。我点评时说:“问题其实简单,世界上的好事不大可能‘兼得’。如果行善心,有了境界,北大清华那几十分不过就是利诱了,有什么犹豫的呢?”

  然而学生不可能不在乎那个加分机会。有学生在随笔中叙述去福利院“送温暖”的过程,有这样一些内容:去福利院之前大家讲好“不能呆得太久,下午还要去上辅导班的”;到了福利院,“院长一看到我们就说,管图章的人不在,你们今天来盖不到章”(你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吧);有学生写道,某班同学“送温暖”后,暗示受助家庭写感谢信寄给学校;等等。这些事,非但没有积极意义,极可能贻害无穷。我讲评时只是说:“这些,我都看了,我有些难过,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一向反对用道德难题去测试学生,但我也理解学校的苦心。社会要求学校担负全部的教育任务,却没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学生如果说了真话却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久之,他也只好加入那弄虚作假的群体中去了。(2)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