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评论周刊·访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评论周刊·访谈
上一篇

“培养公民”功不唐捐

2012年07月07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马长军
新京报读者,河南唐河城郊谢岗小学教师

  新京报:你算是《新京报·评论周刊》的老朋友了,不但关注报纸,还经常给我们投稿。但你那里应该买不到《新京报》?

  马长军:我们这个地方比较偏僻,我看《新京报》,主要是通过新京报网上的电子版。

  新京报:从2008年《新京报·评论周刊》创刊时,似乎你就开始关注?

  马长军:我喜欢读评论,也时常写点小评论,早在2003年《新京报》创刊之初,我就注意到了这份报纸的评论版,读来觉得很有亲和力,大多数文章,尤其是“来信”栏目文章,往往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入手,写得都很实在,作者大多都是跟我一样,生活和工作在基层,都是普普通通的热心公民。

  随后,《新京报·评论周刊》一出现,我格外关注,每期必读,如果不是特别忙,一般也是每篇必读。尤其是“建设公民读本”的定位,我觉得非常恰当,因为步入公民社会是社会的发展趋势,而社会又缺乏相应的“公民读本”。

  新京报:如今《新京报·评论周刊》已经创刊有200期了,你最关注的内容或栏目都有哪些?

  马长军:我对“公民声音”栏目相当偏爱。一则,这个栏目刊发的文章我也能写,自然关注就多,二则,这个栏目的文章都是发自底层的声音,而底层声音一般很难得到舆论关注。在我的阅读中,《新京报·评论周刊》上的很多访谈和专栏文章也使我很受启发,比如有一期谈人大代表选举的稿子,比如林达、沈睿、朱永新、吴非等学者的专栏。

  新京报:你刚才也提到对“建设公民读本”的定位很感兴趣,那你从读者的角度看,你认为《新京报·评论周刊》是否达到这一目标?

  马长军:《新京报·评论周刊》的一大特色是不空谈,围绕具体的现实问题去深入剖析。就我的理解,《新京报·评论周刊》本身也把自己看作了一个“媒体公民”,是在和公民一起前行。因为评论不仅是批评,也有建议。评论不是牢骚,臭骂一通解决不了问题。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个人就比较喜欢这种做法。我们不能一下子改变所有问题,但做一件是一件,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就是一种进步,培养公民,按照胡适的说法,就是“功不唐捐”。

  新京报:你认为媒体在构建公民社会中应发挥什么作用?

  马长军:媒体有责任为一个公民社会而努力。公民意识养成的路还很长,《新京报·评论周刊》有这样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有目标地做事,虽然不会立竿见影,但我相信这是可以潜移默化的。如果全社会的媒体和舆论都在重视公民教育,公民社会的形成也就为期不远了。

  新京报:你是一位教师,你认为媒体的这种教化作用是否与学校教育形成互动?

  马长军:我认为现在学校公民教育还是很欠缺的。“听话”这两个字在我们的学校和社会教育中,一直很流行很泛滥,不仅教师要学生“听话”,家长也要孩子“听话”,连成人也被要求,听领导的话。“听话”的孩子越多,课堂乃至学校都会看起来格外有秩序,似乎这样一来,就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岂不知,这样容易导致与“培养公民”背道而驰?而媒体评论一个显著的作用,就是让人形成思考的习惯。所以,作为教师,我对媒体在“培养公民”方面的作用充满期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