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0:汽车周刊·阅读日产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20:汽车周刊·阅读日产
下一篇

人才战略跨界

2012年07月09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2012年2月10日,湖北省襄阳市,排队等待外运的东风日产天籁汽车。天籁是东风日产的主力车型,不过一位日产经销商曾经跟记者抱怨过,天籁从没有尝到过加价销售的甜头。图/东方IC
6月25日,东风日产大连工厂在炎炎夏日下破土动工,2014年就将会有厂房建成投产。

  (上接B19版)

  “尽量吸收更多跨行业精英——如今回头看当年东风日产在人才方面的布局,颇具前瞻眼光”

  尽可能开放

  相比丰田、本田两个日系品牌,日产的企业文化的相对开放,是它这短短几年内在中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记者曾走进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的办公室,发现中方和日本员工之间日常沟通用的是英语,这在日本企业里实属少见。

  开放的文化基因在其合资公司东风日产上顽强繁殖。能否经营好一盘生意,跟用什么样的人去做有很大关系,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东风汽车每年利润的60%都是由东风日产贡献的,在东风的所有合资板块里,东风日产是最有活力的。该公司的一名员工向记者描述了他眼中的副总经理任勇——任勇在广州花都办公楼的5层办公,原本,包括基层专员在内的所有人都可以直接刷卡进入他的办公室,这样可以方便大家及时向他当面汇报工作进度。前不久的一天,保安为了领导少被干扰,把办公室门禁改成至少要有科长级别才能进去。据说,任勇知悉后很生气,并要求立刻改回原样,目的是要“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基层人员的想法”。

  外来人“念经”

  据透露,任勇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坚持一条用人原则:“去东风化”,尽量吸收更多跨行业的精英。几年前的中国市场,快销品远比汽车行业发展得成熟,借鉴快销品行业的经验成为任勇聘用跨界人才的初衷。后来在2004年,面临蓝鸟和老阳光严重滞销的局面,最后管理者决定停产35天;2005年,反思是最主要的工作。危机最终加速了任勇引进外来人才的决心。

  2005年,现任销售副总部长杨嵩加盟东风日产,之前其曾在宝洁担任重要岗位,直到现在还被日产体系的员工亲切地调侃为“三无”人员:无东风背景、无日产背景、无汽车行业背景。

  2007年,现数字营销部部长郭伟离开了前东家TCL集团加盟东风日产。同年,公关部部长助理文飞和北区营销总监葆旭东更是在当年央视《绝对挑战》节目中脱颖而出被招募进来的。

  还有现跳槽到中升集团的原水平事业部部长陈玮,更是第一个从体系外引进的高管,他在日本和新西兰工作过,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有着丰富的金融业经验,做过某银行分行的行长。今天东风日产在租车、二手车置换业务上的领先,都跟当年这位跨界人才打下的基础有关。

  如今回头看当年东风日产在人才方面的布局,颇具前瞻眼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