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世界城市”大家谈之五
“世界城市”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各部门、各级官员应在实践中“求”市情民意之“真”,“务”真抓实干之“实”。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力戒空谈浮躁,治理庸懒散软”,“大兴艰苦奋斗之风,牢记‘两个务必’,力戒奢侈浪费”……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特别强调作风建设,要求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毫无疑问,建设“世界城市”,需要落实这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深入群众的“实践观”。
诚如报告所言,北京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无论是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是社会管理的创新,抑或是民生福祉的提高,都离不开各部门及所有官员的作为和担当。可以预期,在通往“世界城市”的道路上,这种作为和担当依然值得格外珍视。没有调查研究,没有求真务实,没有艰苦奋斗,不可能建成“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纽约、伦敦等“世界城市”之所以举世公认,绝非这些城市主政者的自封,而是得到了本市市民、“世界市民”的认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旅程,应该是解决问题、回应民众呼声的旅程。所以,必须杜绝“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浮夸、偏离实际之举,不能以“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替代现实的扎实努力。
当此之际,各部门、各级官员当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注重实践,敢于实践。在实践中求市情民意之“真”,务真抓实干之“实”。比如,在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社会建设方面,北京一直在扎实推进,进行了一些基层民主、社区自治等有益尝试,其中不乏社区直选等的积极试点,但就整体格局而言,拥有其他地区无与伦比的政治资源、民众文化程度普遍较高的北京,完全可以步子迈得更大一些、作为更多一点。
各级官员还必须真正“到群众中去”、“到一线去”,调查研究,了解民生疾苦。既要调查涉及城市发展、经济转型、文化再造等宏大课题,也要调查那些看似庸常的、零碎的、繁琐的世相百态;既要调查城市前进的坚实脚印,也要调查民众生活的艰难苦痛。并据此研究相应的可行、可信的应对之策,以避免那种偏离事实的“拍脑瓜”决策,真正找到城市发展与民众权益同步共生的治理之道。
“世界城市”的愿景固然美好,却也是建立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之上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随意违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世界城市”不可能一日建成,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调适步伐,赢取市民的支持和参与,宏伟的目标才能早日达成。
□黄羊滩(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