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5:京报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5:京报专栏
下一篇

张典婉·林海音·驴打滚儿

2012年07月10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吃了吗您呐

  说来有趣,结识台湾作家张典婉老师是在新浪微博上。当时很纳闷儿,从小在苗栗头份客家村长大的典婉老师怎么能对北京小吃如数家珍?而且点名说:“驴打滚儿很不错呀!有机会您带我去尝尝?”

  □崔岱远(文化学者)

  后来有幸在北京见到了典婉老师,一聊才知道,她竟与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有着很深的缘分,以至于小时候经常往来于她的“林阿姨”家,吃她家地道的炸酱面,听她讲北京的驴打滚儿。

  一般来说,小吃的名称或者得名于它的形状或是来源于它的食材,像豌豆黄、糖耳朵、豆腐脑等等。不过也有例外,就比如这驴打滚儿,如果以为它是用驴肉做的那可就闹笑话了。

  驴打滚儿起源于热河一带,原本是关外人的干粮,大名称作豆面糕。仅仅由于这种小吃外面裹着一层豆面粉,让人联想起在地上撒欢打滚儿后沾了一身黄土的小毛驴,所以不知是谁送了个昵称“驴打滚儿”。这个诙谐幽默的“雅号”朗朗上口,日久天长人们竟然淡忘了它的大名。

  驴打滚儿吃起来香、甜、黏、软,就连掉光了牙的老人也能照吃不误。做成一块一块的驴打滚儿方便携带,吃下去特别顶时候,非常适合在狩猎和征战的路上食用。后来清朝进了关,也就把它带进了北京城。时过境迁,古老的干粮渐渐衍化成了特色小吃。而那些支起木架子摆上方木盘子,掀起盖布,给大人孩子们切驴打滚儿的小贩也成了旧日京城里街头巷尾大槐树底下的风景。

  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的林海音女士从五岁跟随父母来到北京,在这里读书、生活、成家、工作,直到三十岁怀着对古都永久的眷恋返回台湾。然而,她永远也忘不了古城里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更忘不了香喷喷的驴打滚儿。以至于把这朴素的小吃连同小英子的明眸、宋妈的顽强一起写成精致的短篇《驴打滚儿》,并且收入《城南旧事》里,那清丽的文字、温婉的风韵深深影响了海峡两岸几代人。

  按照《城南旧事》里的记述,驴打滚儿是“把黄米面蒸熟了,包上黑糖,再在绿豆粉里滚一滚”。也许是因为黄米面产量低,已经很少见了。现在通常是用江米浸泡后蒸透放凉,捣烂后擀成薄片裹上红豆沙,然后在黄豆面里滚一滚,切成小块儿。看上去金黄的豆面里一圈乳白一圈棕红,咬上一口,绵软黏香里倒也洋溢着一股炒黄豆特有的香气。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