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书评周刊·历史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3:书评周刊·历史
下一篇

《乾隆十三年》陷阱与省悟

2012年07月1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乾隆十三年》
作者:高王凌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年6月版
定价:32.00元

 □书评人 王英

  本书的主旨十分清楚,即展示各种“时代意见”,同时充分考虑古人本身的“历史意见”, 以这两条线索为中心来研究乾隆朝前十三年的历史。

  全书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是考虑古人“历史意见”,在乾隆朝自身历史的轨迹和脉络中重建历史,作者熟读《高宗实录》,倒的确是呈现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乾隆十三年。根据这一部分的逻辑,乾隆的很多做法都是效法唐虞三代,实现儒家至高境界的重大实践。他君代相职,乾纲独断,希望做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而且得到了一些名臣的支持,如杨名时、方苞、蔡世远,都功不可没。在这样积极努力下,清代形成了“经世学派”,经世之学蔚然而起,涉及农政、粮政、荒政、赋税、矿政、河工、漕政等等。

  乾隆回复三代包含许多重要内容,如议改土地制度,均田限田,对租佃问题进行协调,劝减田租。特别是粮政上的新举措,是回复三代努力的重中之重,为清代粮政提供了安全保障,并掌管施惠、恤养、赈济等,特别是在赈济中作用不可磨灭。但是,乾隆想为清朝创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盛世的理想是破灭了,根据高王凌先生的研究,他失败于官累、吏偷、民玩。官员旷废职守、徇私贪腐,吏治中问题更多,因循、观望、粉饰、欺瞒、疲玩、废弛,而民众也趁赈灾闹事,聚众罢市,伪冒丛生。经历过这些,乾隆不得不放弃他宏大的努力,回到雍正苛严的老路上,锐气和理想都已经退去,对新政的追求已经止步,十三年又回到原点。

  在谈论乾隆的理想和他的失败的章节,《乾隆十三年》恢复了它固有的讲故事的优雅和练达,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那些精彩的问题:乾隆这一次回向“三代”,有没有“谋主”?与前代,(汉、宋)有所不同,这次行动显然并非由臣下发动,但皇帝背后是否还有策动者和特别值得一提的人物?在官僚集团内部,是否形成了一个支持者团伙,以作为政策推行的中坚,曾否出现过两个政治派别,甚至造成管僚队伍的分裂?隐含在文本内的还有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清朝满族统治的特性如何影响了乾隆和官僚阶层,回向三代的失败和乾隆后期的政策之间有何关联?这些问题似乎都得到了回答,但遗憾的是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开,这本来是一出饱含人性气息,交织着权力斗争和理想追求的生动故事,原本可以在清代历史脉络中细细梳理,在《大清实录》中寻找生动的细节,却都被时不时冒出来的“现代关怀”所打断。

  这本书似乎是两条线索夹缠在一起,一方面想深入到古人的想法中去理解古人,“知人论世”、“同情之眼光”;另一方面,证明“十八世纪是二十世纪先声”,是现代化努力的开始,用大量《高宗实录》中的材料证明斯科特“国家清晰化”理论。作者试图做一个有时代气息的研究,“古今两相观照”,“对当代改革做一个历史说明”。 在这个意义上,这是一种难得的创新努力,也可以在自己的框架内自圆其说,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但理论先行也出现了某种程度上史料解读的偏差,影响了论述的说服力。

  《乾隆十三年》似乎是批判“中国封建落伍”这一论断, 而努力证明乾隆朝“并非专制”,一切政府努力都“合乎现代的标准”。于是在反复证明了乾隆朝前十三年多么合乎“现代标准”,政府行为和欧洲多么相似和“共时”之后,他似乎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种“近代史观”的局限性,全书最打动人的地方正是这种出人意料的自我否定和反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