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书评周刊·历史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3:书评周刊·历史
上一篇

《触电的帝国》 被电报改变的帝国

2012年07月1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触电的帝国》
作者:马伯庸
阎乃川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版
定价:26.80元

  □书评人 陆新之

  电报对于大清帝国的破坏性创新作用,就像是互联网对于突尼斯等中东诸国。看完这本马伯庸合著的《触电的帝国:电报与中国近代史》,最大的感触是以上这句。

  电报进入中国的时间略晚,它始于晚清,盛于民国。从清末开始,电报的身影一直贯穿整个民国时代,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刻地影响到了那一段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乃至文化。古老的中华文明从一开始的抗拒、抵制到将信将疑地接受,再到走“有大清帝国特色的电报之路”,再到“中华民国特殊的电报创造性使用”,中间确实波折不断,花样百出,有守旧,有创新,也有东西方文化在电报中的融合。许多重大的清末与民国历史事件,都靠了电报才得以发生;而同时代的许多历史名人,更是因为电报这一新鲜工具才得以成为一时明星。原来不仅是互联网时代,早在电报时代,每个普通人就有十五分钟吸引世人关注的“超级明星时间”。

  无论是慈禧太后试图直接沟通英日美首脑的电报外交,还是各地商人联名电报上书巧退大阿哥力保光绪帝位,由盛宣怀借助电报战智取胡雪岩,由总督巡抚的“东南互保”到封疆大吏的“通电誓师”,数十年间,事关中国国运盛衰的大事,几乎都与电报息息相关。尤其是民国的舆论战,当事者无不通过电报大打出手,雄辩滔滔,可谓成也电报、败也电报。

  两位作者眼光独到,出手如电,在浩瀚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之中,精确地捕捉到了其中的闪光之处,然后谋篇布局、援引史料娓娓道来,于八卦闲谈中,讲出一段不一样的中国近代史,让人忍俊不禁之余又掩卷深思。

  电报传递速度快,但是成本高,所以使用的时候,讲究的是惜墨如金,所有人都挖空心思想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只是民国期间大有例外,有一种中华闻人的电报,非但不考虑节约字数,反而要求极尽铺排之能事,洋洋千言乃至万言。民国对通电的挚爱无与伦比,上台要通电,下野要通电,嘉奖要通电,谴责要通电,讨伐要通电,和谈要通电,甚至大学老师被政府欠了薪也要通电……

  有人做过统计,1912年有案可查的比较拉风的民国通电有三十三次,1913年有四十次,1917年有七十二次,1920年六十七次,1922年九十七次,1926年五十次,1927年五十一次。如果今天“舌尖上的中国”大热,那么八九十年前,“通电里的中国”也是沸沸扬扬。

  当年的通电,就像现在春节期间的手机短信群发。

  通电的特点是速度快,范围广,实际上属于“公开信”的一种,它是某个政党、团体或者个人为了公开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使用的通信手段。民国时代没有电视,无线电台也刚刚起步,新闻报纸传播范围有限,速度又慢,唯有通电才能够把自己的主张快速传遍全国,抢占舆论阵地和道德制高点,是以大受政客欢迎,简直就是“公众人物”天生的好工具,比起奥巴马的社交网络更强。

  直奉战争之前,张作霖发过一篇通电骂吴佩孚,题头写着“大总统(徐世昌)钧鉴:国务院各部总长、各衙门步军统领、警察总监、曹巡阅使、督军、省长、司令、师旅长、护军使、镇守使、各省议会、商务总会、农会、工会、教育会、商会、各报馆公鉴”,这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通电范围。相当于将当时微博的大V一网打尽,希望能够获得百万转发的效果。

  但是,他的对手吴佩孚当时在海内外一致获得极高声誉。因为秀才出身的吴玉帅还有一个别的民国将领比不得的优势:此人擅长操纵舆论,对“通电”这把无形利器的威力,比其他军阀理解得都深得多。他的“长微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吴佩孚数次得意,无不是有通电巧妙助力,在恰当的时候把舆论的威力无限放大为己用,达成枪杆子所达不到的政治效果。化舆论为战场,通电为枪炮,与皖系、安福国会、奉系前后几次通电大战,收放自如,手法纯熟如烹小鲜,竟收全功。吴也一度虎踞洛阳,五十大寿之时,获得“八方风雨会中州”——康有为贺寿联语的超五星级好评。

  只是俱往矣。

  掩卷之际,想起新技术对于老大帝国的推动作用,不由人不念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