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北京新闻·社会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31:北京新闻·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居民自制毛猴进驻空竹博物馆

朝阳区居民刘群杰爱好手工,自学制作毛猴工艺

2012年07月1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7月12日,垡头翠城熙园社区,刘群杰展示他的毛猴作品。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摄

  新京报讯(记者卢漫)老北京的毛猴是一种民间艺术品。朝阳区翠城熙园居民刘群杰,因爱好手工,自学制作毛猴工艺,他的毛猴“抖空竹”题材,目前在北京空竹博物馆展出。

  做毛猴“自学成才”

  今年60岁的刘群杰,从小就喜欢做手工。但萌发做毛猴的想法,是因为2010年夏天捡到一个蝉蜕。之后,刘群杰从药店买来辛夷(玉兰花的花骨朵,表面为一层密密的灰褐色绒毛),凭借印象中的毛猴工艺品形象,用蝉蜕头部做头,腿做四肢,辛夷为身,做出了一个“北京大爷”的毛猴形象。

  “样子不太好看。”刘群杰说,后来他常去市场上转,观摩行家做出来的毛猴,再回家练习。

  经过半年的“基本功练习”,刘群杰制作的毛猴形象越来越自然、丰富,拉洋车、卖冰糖葫芦等体现北京民俗文化的题材,都生动传神。

  可教想学的街坊邻居

  刘群杰说,他做毛猴,不为别的,“纯粹是觉得好玩。”卧室电视桌的空闲处,就是他的加工“作坊”,他说,做毛猴的时候,注意力完全投入其中,可以忘记烦恼。

  开始制作毛猴后,刘群杰也有意识地搜集一些毛猴文化,有关非遗的展览,他也一定要去毛猴的展柜看看。

  谈到这项民间技艺的传承,刘群杰称,他“无门无派”全靠自学,等自己退休有闲工夫了,如果有感兴趣的街坊邻居想学,他也愿意教。

  ■ 代表作

  目前,刘群杰的毛猴“抖空竹”题材在北京空竹博物馆展出。刘群杰介绍,这套题材耗时两个多月,十个抖空竹的毛猴,每个动作都不一样,有曲着腿的、仰着头的、扭着身的。为了更准确表现抖空竹的动作,制作时,他走了好几个公园,观察抖空竹人的动作,每做完一个,便请懂空竹的人指点。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