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北京可能正往“多雨期”转变。应对多雨期,除却完善各种应对预案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对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进行一次普查。
昨天,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市国土资源局和市气象局也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据气象部门方面表示,“跟常年降雨量比较,北京有可能正在往多雨的时期转变”。
在北京生活的人,很多可能已习惯认为北京是一个缺水城市,防范雨灾的意识较为淡薄。可为佐证的是,7月21日的暴雨,北京气象台发布了自2005年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以来的第一个暴雨橙色预警。从预警等级来看,雨情异常严重,可大型球赛、演唱会没有受到阻止,很多市民依旧开车出行,对一些危险地段不知回避,对洪水陌生。由此可见,此前很多人既不关注这些预警信息,也不清楚具体如何应对。
回顾近几年,北京夏天的强降水已经越来越频繁。一些立交桥下可以“看海”的现象,早就出现多次。“7·21”特大暴雨,只是以一种更为沉痛的方式,提醒这座城市——必须从意识到行动,从政府城市整体规划建设到市民的生活习惯,都要警惕大雨可能引发的灾难。
相比于7月21日雨灾的猝不及防,昨天,面对另一场暴雨预警,从政府部门到普通市民,均做出了很多未雨绸缪的应对。但除却这些应对预案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对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进行一次普查。北京历史上是一个水系很发达的城市,因为气候演变和经济社会发展,很多水系渐失。近些年,人们更是习惯了常年雨水不足的现状,很多河道干涸,排水、泄洪设施和人的防灾意识一样,松懈、老化,一旦面临突发的暴雨期,极有可能出现局部崩盘的现象。
更为严重的是,许多环路和立交桥甚至村庄、房子,占据了原来的水系与河道。比如京港澳高速这次的积水处,古时就是一条河道,把高速建在曾经的河道中,不知道设计者是否考虑过如何应对?实际上,这种被暴雨“检验”出的隐患,并非孤例。
房山等地灾情之所以超乎想象,除却雨量确实太大的天灾因素外,新京报记者在房山采访时发现,受灾的大石窝镇沿后石门村主干道南北走向的泄洪河道,种满杨树,有些河道甚至被民宅挤占;雨灾后被困上百名学生的房山青龙湖少年军校基地,也是建在排洪河道上;房山周口店镇境内的多条河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淤塞,有村民指出是因周边石材厂管理混乱。
“7·21”特大暴雨之后,有网友建议把积水严重的地点一一标注在地图上,制成“洪涝地图”供雨天参考。这些地方之所以积水严重,背后恐怕少不了规划建设的问题。因而,“洪涝地图”更要成为“整改地图”。实际上,经过上次暴雨的检验,城市规划和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很多已经暴露,需要有关部门进行整体的筛查,并拿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北京正在进入多雨期,暴雨对这座城市的考验正愈加频繁。有关部门应和民众一起,尽快转变观念,补足功课、弥补欠账,如此才能适应“多雨北京”,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关报道见A08-A24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