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评论周刊·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5:评论周刊·专栏
下一篇

作业太多必导致肤浅

2012年07月2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漫画/师春雷

  ■ 校园故事

  吴非 杂文家

  教师不能用过量作业掩盖自己的业务能力的不足,也不能有“学科本位”意识,一切轻率的决定都可能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聪明的教师,课堂上用一个或几个问题就能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适量作业让学生练习方法,用一段时间的教学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激情。在他的课上,学生更多地关注并发现问题,有了思考的习惯,我们应当明白:这位教师的教学目标达成了,因为他的学生学会了学习。

  我统计过一些教师的作业量,很是惊讶。比如,有个高中物理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是“从第47页做到第60页”,——竟是按页码计算的!这几十道题是不是都有必要做?教师本人有没有把教辅书上的这几十题做一遍(或是看一遍)?教师可能忘了:该班学生今晚还有数学和外语作业,明天的语文课还要默写古诗文……听学生叫苦,我曾委婉地劝一些教师:“这样布置作业,学生就没有时间读书了,能不能让学生自选其中五题完成?效果不一定差的。”老师回答是:“我们不抢时间,学生时间就被其他学科抢走了。”

  有个语文教师在考试前两天通过QQ群给每个学生家长一个文件包,内有近二十份试卷的电子稿,让家长打印出来给孩子“做一做”。有个家长打印出来,A4纸五十多页,自己惊呆了:孩子24小时不睡不吃,也不可能看完的。这样的事经常发生,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个教师业务水平极差,缺乏常识,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

  我的教学经历中,凡是“刻苦”的学生,最终好像都比较平常。回忆他们的学习经历,有这样一些特点:他们总是在等待教师给他们学习任务,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从不讨价还价,似乎越多越好,越难越好;他们总是“向高标准看齐”,他们听到有教师表扬他们“刻苦”,从不认为有其他意思,而是沾沾自喜。

  1952年,爱因斯坦应一名教育编辑请求,就青年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写了一份声明,发表在1952年10月5日的《纽约时报》上。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太多和太杂的学科(学分制)造成的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作为著名的科学家,郑重其事地用“声明”的形式来表明自己的教育观,可见他对落后的教学是如何深恶痛绝。——这个“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可以分两方面看:主张“负担重一些有好处”的教师与家长本身是肤浅之辈,接受了过重负担的学生即将成为肤浅之辈。总而言之,后果是逃不脱的。(6)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