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论
下一篇

上了奥运赛场就不必讳谈金牌

2012年07月29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 社论

  金牌只是公平竞争的一个自然产物,竞技体育不是群众体育的天敌,二者完全能和谐共存、相互促进。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在伦敦碗点燃。接下来的日子里,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多名运动员将带着各自祖国关切的目光,在一个没有任何歧视和压迫的平等环境下,竞逐金牌,展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金牌当然是所有人瞩目的焦点,亦是运动员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28日,当射击选手易思玲以总成绩502.9环领先波兰老将博加卡0.7环夺得本届奥运首金时,相信很多人都会记住这个笑起来甜甜的中国姑娘。这一刻,人们关注的除了运动员的成绩之外,还有这个人本身。毕竟,经由一张张清晰的个体的面孔,才共同连缀起奥运大幕的波澜壮阔。

  此前,随着奥运季临近,网络上出现一种声音,认为不必特别在意金牌,“我们应该淡化奥运金牌,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其实,金牌本身并无所谓是非对错。只要有比赛,就会有金牌;只要有金牌,就会有竞逐。无论中外,勇夺金牌都应该是一个运动员职业生涯的终极目的。刘翔是这样,博尔特是这样,菲尔普斯也是这样。

  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住进奥运村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每一个运动员,哪个不想上领奖台?!肖天的话语虽然简单直接,却也道出了奥林匹克精神的要义,即《奥林匹克宪章》描述的:“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需要警醒的并不是一块块金牌,而是将金牌孤立起来、乃至将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对立起来的做法。这样的孤立和对立,才是妨害奥林匹克精神的大患。金牌不是惟一,更不是全部,而是公平竞争的一个自然产物;竞技体育也不是群众体育的天敌,二者为什么不能和谐共存、相互促进?在奥林匹克的大舞台上,竞争与参与同等重要。

  与全世界的运动员一起,中国军团正在全力投入奥运季的争夺。这一刻,世界进入伦敦时间。尽管场馆大多属于临建,尽管英伦街头依然散漫悠闲,尽管奥运村房间局促简陋……不过,这一切都并不妨害奥运精神的张扬。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对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传播这些格言,是为了造就更加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

  大幕拉开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欣喜、所有的怦然心动、所有的慷慨激越、所有的所有,都伴随着这一个日子,开始了。且让我们和着运动的节奏,或低吟浅酌,或放声歌唱。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