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京报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1:京报专栏
下一篇

荷叶粥最当时

2012年08月02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 吃了吗您呐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这首诗是陆游所作,名为《粥食》。普普通通一碗粥在诗人眼里竟然快赶上仙丹了。

  □崔岱远(文化学者)

  粥是很古老的饮食。您在博物院里见过一种新石器时期叫“鬲”的陶器吧?不算很大,胖胖的,三只脚。祖先们把米放进鬲里加上水架在火上熬,直到颗颗米粒膨胀得像弓一样张开,这就是“粥”,煮到很烂很稠的时候,就成了“糜”。

  粥虽然简单,却是饮食的根本,熬好了并不容易。熬粥讲究用砂锅,一份米兑十份水,大火煮开,小火慢熬,中间不能停顿,也不能再加水,直熬得水米融洽,柔腻如一,粥面上浮起一层油亮的米油才算熬到家。这样的粥盛在碗里透青如脂,弥散着醇厚的稻香。喝粥要喝新鲜的,不能让粥等了人——那会澥而不醇的;必得是人等粥——才能品到鲜香甘美的真味。顺便说一下,粥和稀饭是两码事。粥是用生米和水直接熬制出来的,而稀饭是用剩米饭兑水煮成的,怎么熬也不会有粥的细腻,更不会有醇厚的稻香,弄不好还有股焦煳气。

  如果单说一个“粥”字,一般特指白米粥。而小米粥、紫米粥、棒子面粥等等都是从它衍生出来的。在粥里加上绿豆就成了绿豆粥,加上山药就了山药粥。像这荷花盛开的日子,若是熬得了一锅白米粥,覆上张碧绿的鲜荷叶,盖上锅盖一焖,片刻,揭开盖子,顿觉清馨袭人,这鲜香解暑的荷叶粥堪称这个季节最当时的美味。若是晾凉了冰镇了再喝,那沁入心脾的清澈管保让人一直思念到来年。

  可话又说回来,别看现在圆明园、颐和园里“接天莲叶无穷碧”,但要真想弄到片荷叶还真不容易——人家不卖,而且早市上也没见卖的。不过没关系,讲究不了咱就将就。超市里的干荷叶总是有的,同样也能做出一碗清香满口的荷叶粥。

  和用鲜荷叶不同,用干荷叶熬粥不能等粥熟了再覆在上面,而要在粥熬到一半的时候撕碎了撒在粥里,轻轻搅拌,这样荷叶的清馨才能充分润进米汤。熬得的粥喝起来倒也不失荷叶的韵味,只是颜色微微发黄,没有了鲜荷叶的那抹碧绿。不过闭着眼喝起来,也很有那么点儿意思。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