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5:书评周刊·商业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5:书评周刊·商业
上一篇

指点江山李稻葵

2012年08月1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李稻葵这几年对房产限购、个税改革等重大问题的政策建议引起了不少争论。
《乱世中的大国崛起》
作者:李稻葵
中信出版社
2012年6月
定价:48.00元

  □书评人 刘枭

  时下出版的经济金融类畅销书中,流行以大格局大谋略为题,配合着大国崛起的时代背景,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这也难怪,自古以来,中国的士大夫们便有一言兴邦的使命感,希望能以胸中之学,经世济民。李稻葵的这本《乱世中的大国崛起》,便是个中之作。

  在中国的经济学界里头,李稻葵当能被列为著名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学术与工作经历颇丰,曾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可算名副其实的国师。任职央行期间,李稻葵的诸多观点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争议,而作为阐述其经济思想的出版物,本书也堪称在争议中诞生。

  例如,不少评论认为,经济学家的工作不应仅仅满足于对经济政策的解释,而应忠实于学术,洞察与批判现有经济运行模式的不足,提示和评估经济政策所可能带来的风险等。更重要的是,相比于短期的宏观政策,以及中期的产业政策,优秀的经济学家还应着眼于长期,分析经济运行的机理,寻找改善资源配置的方式与路径,而非仅仅从现实出发,谋求边际上的调整,使经济政策呈现短视与短期化的特点。

  平心而论,学术上有争议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不过,撇开这些争议,本书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政府决策的窗口——2010年至今,中国政府推出了若干项饱受批评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房地产调控等,本书对这些政策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读,并给出了理论依据,对帮助我们理解决策层的意图有所裨益。

  比如《论限购》,应可算作本书的精华。中国政府推出的房地产限购令,曾引起学界与舆论哗然。作为限购令的拥护者,李稻葵撰文指出,房地产限购的本质是局部性的资本管制,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设计一个有效甄别消费者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机制。应当承认,不论限购令是否有效,它至少是当代中国的一次经济学试验,有其合理性所在。目前,中国政府将限购令视为房地产调控的红线,稍有碰触,便会被立刻叫停,受此影响,房价也不复此前的疯狂。从实践效果来看,若把政策目标定位于稳住房价,限购令的确功不可没。

  但正如李稻葵自己所指出的那样,房地产限购只是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进行全面系统的财税改革,建立公共性住房制度,并合理调节投资需求,才能治本。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限购令只是中国住房系统性工程的第一步,千里之行,才刚刚开始。

  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限购令这一道行政命令,其余的步骤都是难啃的骨头,涉及更多更深层次的改革,并非朝夕便可完成。李稻葵称,当前述三条做到了,房地产限购也就具备了退出的条件,结合现实来看,这可能低估了改革的难度与阻力,也意味着,限购令有可能持续到中长期。由此观之,决策层也许错估了执行限购令的成本,不过,这些功过只能留待后人评判了。

  读完本书,还可以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经济学家之于社会发展到底处于怎样的位置?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曾言,“那些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影响的决策者,却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奴隶”,而在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历史却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经济学与社会发展,到底谁成就谁?本书虽无法提供答案,却能对我们有所启发。毕竟,在当下,决策者们并不习惯面向观众,在这点上,李稻葵值得肯定。

  回到本书。如果你想了解中国正在做什么,又将如何应对时下的乱世,这本《乱世中的大国崛起》是本不错的素材;但若想知道得更多,思考得更全面,中国应当做什么,又能做什么?本书只是一家之言,还须兼听则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