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书评周刊·社科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0:书评周刊·社科
下一篇

追寻民国律师范儿的魂脉

2012年08月1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追寻律师的传统》
作者:傅国涌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4月
定价:45.00元
新京报插图/赵斌

  □书评人 萧轶

  这些年来,傅国涌一直致力于追寻民国传统。

  在《追寻失去的传统》中追寻“文人论证”的传统,在《文人的底气》中追寻“言论自由”的传统,在《大商人》中追寻“企业家社会责任”的传统……

  这些传统大抵都植根于民国时代,植根于中国本土,傅国涌在故纸堆中希冀发掘出被腰斩、被遮蔽的那些优良传统,以期在转型中国的阵痛中重新续接断裂的本土魂脉。

  时值中国本土律师发展一百周年,傅国涌再次从民国出发,追寻民国时代的律师传统。

  中国本土律师出现的1912年,正值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之时,虽与传统时代有所不同的历史境遇,但依旧处于法治不健全甚至主权不健全的时代困境。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律师的出现一方面受到了外国律师的司法活动之影响,一方面又处于新旧交替的变革时代,在混乱时代里接受着外国的新事物。

  当然,民国初期北洋政府虽然着手建立近代律师制度,但却将律师的自治权利纳入到国家行政权与司法权之中,给律师业的发展带来诸多的限制,律师的活动也遭受着政府的严密监督和控制,使之难以成为一个可以与政府抗衡的团队,争取正义的道路也就注定着荆棘遍布。

  先天不足的律师制度,也注定着民国律师在追寻正义的时候遭受着各种压力,也给中国律师的传统带来特殊的色彩。

  但,律师本身代表正义,必然会对现实的钳制发生必要的冲突。

  1930年国民党上海市党部要求上海律师公会重新办理申请和登记注册手续。

  上海律师公会就发出了“职业独立”和“保护人权”的正义呐喊,以求律师职业脱离党派的控制。

  当然,正如书中所言,“像上海律师公会这样的自由职业团体的公共性和合法性有助于它避免被视为危险的、国民党想要镇压的政治性组织。在公共场域扮演一个政治角色和曾被视为颠覆分子之间,上海律师公会谨慎地行走着。”

  在历史境遇与现实压力的缝隙中挣扎,注定着中国律师传统的不完整,但是,正如烽火之下也有太阳的光芒一样,民国的大律师们也上演着一代的律师范儿。

  从书中内容的第二部分开始,傅国涌选编了几位民国律师和几个典型案例作为范本,呈现了党派统治之下的律师抗争的另一面,为中国律师传统发掘出闪烁的光芒。

  在本土律师出现的百年之后,傅国涌发掘着历史研究中被忽略的律师传统,记录着律师行业的发展历程,展现典型个案的民国律师范儿,为中国律师招魂。

  对于当下律师无疑有着鼓舞精神的时代作用。斯人斯风,都在慰藉着当下及以后的中国律师和法治建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