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逝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逝者
下一篇

生理学名师一生痴迷京剧

2012年08月12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刘曾复

  性别:男

  籍贯:北京

  去世原因:病逝

  去世时间:2012年6月27日

  终年:98岁

  生前身份:生理学家、京剧研究家

  医学是他一生的事业,京剧是他一生的爱好。对科学的严谨和对艺术的执着,让刘曾复的名字,至今为人们念念不忘。

  生理学严师

  一身褪色的蓝制服,脚下一双球鞋,背着蓝布书包,走在生理楼的楼道里,刘曾复笑眯眯的。

  张英才今年75岁了,他还能清晰地回忆起初见老师刘曾复时的样子。

  1960年,张英才毕业被分配到北京第二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和教研室主任刘曾复正式结下师生之缘。

  看书,在张英才那批年轻的老师看来,是掌握生理学的最快办法,他们来上班,就整天坐在办公室看书备课。但老师刘曾复很反对这种做法。

  “只通读新版教科书而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教不好学生,也没法掌握学科知识的真谛,更不能对学科知识做正确的评判。”刘曾复鼓励年轻教师,上班时要到实验室去,动手做实验。他常说,“干生理就要白天黑夜想生理”。

  时过境迁,现在,年过古稀的张英才还经常能回忆起老师的教学和科研思想,从当初的费解,变成现在的心服口服。

  京剧“活字典”

  封杰的小本子里,有“学,然后知不足”几个字,那是刘曾复写的。

  封杰是《中国京剧》杂志的编辑。在他做出些成绩的时候,刘老在本子上留下这五个字。

  封杰曾拿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戏单,向刘曾复请教,“这些戏年代太久了,书上少有记载,老爷子看一眼戏单,就能说出这出戏的剧情、演员和特点。”封杰说,与刘曾复先生相识十几年,老人从未被问倒过。不少人称刘老为京剧界的“活字典”。

  刘曾复爱好京剧,通晓京剧唱念做打等各门表演艺术,精于脸谱绘画,是业界公认的京剧泰斗。

  4岁时,他就被抱进戏园子,看梅兰芳的《麻姑献寿》、余叔岩的《八蜡庙》。

  1938年,拜京剧名家王荣山为师,并向王君直、王凤卿、贯大元、张伯驹等大家请益,精研谭鑫培、余叔岩的造诣。

  “无名”俊知

  刘曾复记录整理了几百种传统京剧脸谱,其中很多失传已久。他画的脸谱,被中国艺术研究院、天津戏剧博物馆、北京戏曲博物馆和英国、德国的国家博物馆收藏。

  1961年,梅兰芳大师在《漫谈运用戏曲资料与培养下一代》一文中写道:“医学院的刘曾复教授研究脸谱有20多年,掌握了各派勾法的特点,我曾借读他的著作,确有独到之处,将来在这方面的整理研究工作,可以向他请教。”

  言传身教的不仅是戏,人们还记得刘曾复的淡泊名利。

  陈大濩版的《沙桥饯别》迄今仍在舞台上传演,深受欢迎。但很多人不知道,这出戏的编剧和唱腔设计均出自刘曾复。原来,当年陈大濩出这出戏的剧本时,刘曾复没有在剧本上署自己的大名,而是用了自己的字“俊知”,“知道先生字俊知的人并不多,老爷子说,不想争名利。”

  虽声明远播,但刘曾复却恪守“不挣京剧的钱”。他曾在家中连唱带念,录制了130出戏,全部捐出。

  资深老球迷

  “老爸,怎么觉得你的腰就没直过。”刘曾复的小女儿刘祖敬曾跟他开玩笑,父亲逢人总会鞠躬致意。

  虽进入耄耋之年,更像个“老顽童”,好睡懒觉,爱足球,经常半夜起床看球赛,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96岁的刘曾复几乎不曾“缺席”。

  为人热情、开朗,对待感情则深沉而内敛。

  1989年,刘曾复老伴儿病重,子女考虑二老身体,决定母亲由大姐照顾,父亲则搬来与小女儿同住。老人几乎每天步行几十分钟去看望老伴儿,来回的路上总要摘一个松塔,寄托牵挂。老伴儿去世后,书柜顶上堆满了松塔。

  弥留前的唱句

  2011年11月,刘曾复因食道癌入院治疗。

  重病中,达观从容。依旧幽默笑对来人,他曾把大拇指朝向医护人员和来宾,同时把小拇指朝向自己,以示对对方的敬意。

  刘祖敬印象中,与父亲最后一次交谈是5月中旬,“父亲反复交代,要保存好他画的脸谱。”

  6月25日晚,刘曾复一直睁着眼,直到他的学生樊百乐带着U盘赶到医院,病房里响起刘曾复演唱的京剧唱段,他才安静睡去。

  床前,樊百乐说起,刘老的演唱中有一个词他听不清楚。

  凌晨3点,老人醒来,嘴巴一张一合,表情着急,子女从他含糊的话语中,感觉他在急于提示樊百乐那句未听清楚的唱句,女儿们赶忙找了张纸,却再无法辨清父亲的字迹。

  寄语

  老爸,我们真的很想您!愿您和娘在天堂快乐相伴! ——女儿

  新京报记者 卢漫 实习生 张传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