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上一篇

《听风者》:必经的保守主义

2012年08月16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麦庄利用《听风者》回归传统,面对之前不及格的导演,交出一份及格的答卷。

  《听风者》是一部很保守的电影。在麦兆辉和庄文强的创作年谱里,看不出《听风者》究竟有什么特点,甚至这部电影连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潮都没有,显得平庸且平淡。可这些保守的做法却是有意义的,并且恰当。

  中国商业片缺乏这种恰当。《风声》也来自麦家的小说,形式上做了很大突破,形成一部密室推理剧,像极了日本电影。影片中拥有反转的结局,无休止的卧底,死而复生的英雄。这些元素逐渐构成了近年谍战片的剧作核心,同时也是被人诟病的硬伤。《听风者》正是踩着前人的尸体走出来的,麦庄摒弃了上述的这些元素,把一部长篇小说的容量,有效地融合在一部电影中。

  摒弃之后,影片通过简单的故事,展示了人物的完整命运。从开场两任老鬼的碰撞,到何兵的成长过程,沈静的前史都赋予了足够的尊重。这些恰好是商业片的基础课,一如安东尼奥尼评价约翰·福特,平庸的故事里,人物在漫长的等待中展示了自己的命运。只不过,观众已经习惯了看一部国产的谍战片,然后找一些故事硬伤来大肆批评。面对《听风者》的时候,确实会无处开刀,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甚至设想出,张学宁、何兵与沈静一定要发生更多的感情纠葛,沈静会是卧底的特务。结局大失所望,电影避开硬伤,克制到让人觉得不习惯。这种不适应,恰好印证了国产商业片长久以来的错路——根基不牢,空谈突破。

  麦庄利用《听风者》回归传统,面对之前不及格的导演,交出一份及格的答卷。我们当然可以认为这不够出彩,甚至是一部鸡肋作品,可这是好莱坞电影曾经的样貌,也是中国商业片的必经之路。

  □王沐(北京 编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