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通过收费“唤起更多人的保护意识”,这种说法看似冠冕堂皇,本质是只知瞄准民众的“口袋”,而不尊重民众的“脑袋”。对专家、环保人士、民众的意见给予尊重、择善而从;公开治污的方案和资金去向,接受民众的监督——这才是真正激发民众责任感的做法。
近日,昆明滇池保护条例中“收取生态保护费”的条款,引发广泛争议。有媒体跟进调查,据参与该条例起草的专家说,专家们初定收费的主要对象为与滇池相关的企业和市民,但到政府层面发生了转向,有官员建议向游客收费。现在,经过舆论批评,收费范围可能回到专家们最初设计的方向,即“生产、生活在滇池流域的企业和个人”。
生态保护费到底怎么收,在滇池治理过程中或许只能算个小插曲,但折射出官方治理思路的混乱。滇池治污事关公众利益,的确需要民众的支持,但不能被简化为毫无道理的收费。通过收费“唤起更多人的保护意识”,这种说法看似冠冕堂皇,本质是只知瞄准民众的“口袋”,而不尊重民众的“脑袋”。
事实上,滇池治理最大的问题,或许不是缺钱,而是缺明晰的治理思路。云南自1993年开始治理滇池,至今已逾18年,投入资金达上百亿元之巨,但水质却没有实质性转变。和巨额资金相比,匮乏的是清晰有效的治理方案。据长期关注滇池治污的人士观察,“主政者的主观意志,导致滇池治理政策左右摇摆”。
譬如,昆明曾为滇池治污推行过雨污分流,但后来又提出要雨污合流,令外界莫衷一是;多所国内知名高校都曾经在滇池实施过污染生态实验,项目资金不在少数。某院校一个9000万的实验项目,实验之初有效果,但仅仅两个月不到,即宣告失败。
有鉴于此,当前最需要反思的是,在这十多年的治理过程中,这些决策有没有充分吸纳“民智”?当地“十二五”规划中,治理滇池总费用将达到420亿之多,涉及100多个项目,包括引水、环湖截污、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这些年来的治污资金流向,能不能经得住民众监督?答案不容乐观。一直致力于滇池保护的知名人士和环保专家都反映,相关听证会成了形式,好容易争取参加一次,却连发言机会都得不到。
一说到治理环境问题、治理过程一缺钱,很多地方就想到向民众收费。收费当然不是绝对不可以,关键是收得合理、用得合法。而要做到这些,就要充分透明,接受民众监督。也就是说,吸纳“民智”,比收费更重要。
近年来,民众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对治污必要性已有高度共识,绝不需要通过收费来激发“责任感”。滇池治污不缺乏民众的认同和支持,问题在于怎样把民众的热情化为治污的助力。对专家、环保人士、民众的意见给予尊重、择善而从;公开治污的方案和资金去向,接受民众的监督——这才是真正激发民众责任感的做法。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