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人物/记者手记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人物/记者手记
上一篇

别过分解读周克华

2012年08月1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本周人物

  8月14日,潜逃八年,背负十条人命的抢劫杀人犯周克华被击毙,很多人为之松了一口气。而围绕他的话题,却并没有因此而终结,而是越来越热闹。

  从最初惊异他的神奇逃脱能力,到质疑死掉的是不是他本人?到他是自杀还是被击毙?再到公众质疑采访他母亲的记者在消费悲伤。而评论文章中,则更是众说纷纭,争论其报复社会还是反社会人格的有之;追问劳教对他的犯罪人生究竟起到什么样升级作用的有之;讨论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发生的有之。

  相信在不短的时间内,包括深度报道,报告文学甚至电影电视剧本都会出现。周克华这个人,也会因为各方面进一步深度的了解,而更广泛地为人所知。这是因为此前他所作的案子和各地警方累加总值达到540万的悬赏以及家喻户晓的通缉令照片给他的成名做了非常劲爆的铺垫,而8月14日那石破天惊的一击,将他的知名度推向了高潮。

  周克华的人生,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他自幼孤僻,不擅长与人打交道,喜看武打和侦破小说,直到生命的最后时段,还去看了侦破电影。16岁时,因调戏妇女被治安拘留14天,23岁持盗取枪械并在遇到巡逻民警盘查时朝地上开了一枪而被劳教;34岁时,将枪口对准了从银行取钱出来的企业出纳。此后,他的行事目标清晰而明确——就是求财杀人,在银行门口,干下了一起又一起惊天的冷血爆头血案。

  也有媒体搜索出了周克华人生的另一面:为前妻按摩并买某品牌的服装;父亲去世前半夜冒险回家探望;个人消费简朴,却将抢来的钱用于家里;打工的地方被转卖使他失业……

  无论是从正面还是反面的报道来看,周克华都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乡村青年。在当下中国的任何一个村子,都能找到数目不少的与他有相同或相似人生经历的乡村青年;而在监狱里,许多犯罪分子的人生经历,也大致如此。只是可能因为作案的情节没这么严重,而抓捕的过程没这么有可视性,而不被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就是一个犯下很严重罪行的普通抢劫犯,媒体和公众,对他的解读,已有些过分了。而各种解读背后的社会思绪,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

  人们有质疑周克华生死真假的自由,这就如同至今还有人认为9·11是美国人自己干的一样,权且当成一说;认定他是被社会“逼上梁山”的,则大可不必,因为像他这样的连环杀人案,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甚至公认最公平的北欧,都曾经发生过。杀人越货,古已有之,而且,未来也不会断绝。因此,周克华的意义,其实只在此案本身,过分的解读,其实就离真相越来越远了,就像当下社会中的许多事情一样,一远就远到扯不清楚的地步。

  □曾颖(作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