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港大深圳医院能全国推广吗

2012年08月20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国内公立医院改革应该多学习其他国家、地区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中患者有效分流转诊、就医平等、医患和谐、有效保障等……而不是比高端硬件、员工薪资。

  据《人民日报》报道,7月,由深圳市政府投资35亿元兴建、深港双方共同组建团队管理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正式试业。根据深港双方合作协议,港大深圳医院将坚持公立医院属性,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医院因为致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而备受瞩目。

  近年来,民众对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保障模式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对于港大深圳医院的试业,公众最关心的地方也是,这种富有“香港特色”的公立医院能否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笔者却认为,其推广前景并不那么乐观。

  首先,深圳市政府为兴建这所医院,先期投入了35亿元,这笔巨资在国内广大二三线城市,至少可以建成十所以上高规格的三级大型医院。而在广大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少地级市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也不过如此。即便大大缩小其建设规模、标准,将医务人员动辄一两百万的高年薪缩减到十分之一,它给地方财政带来的压力,在广大的二三线城市也是不可想象的。

  有人会说,兴建港大深圳医院的积极意义,不在于仿效其硬件以及员工薪酬标准,而在于学习其良好的管理制度等软件。譬如,试业期间,该医院由于采取门诊全部预约制度,每天300人次门诊量全部“约满”,院内秩序井然。然而,能享受到这种高效、舒适医疗服务的也只是区区300人。即便公众相信这种预约模式非常公平,这300人确实是靠排队获得就诊的机会。可是,如此微不足道的医疗服务量,相对于纳税人几十个亿的巨大投入是不是显得太低效了呢?

  此外,该医院在收费上实行全科门诊“打包”收费制度,即每人每次130元,包含挂号费、诊金、不超过7天的药物及常规标准检验检查和卫生耗材的费用。由于就诊人次限定,收费标准不高,可想而知,其营利能力必然相当有限。那么,运行这种如此高规格的医院运行所需的巨额经费,譬如医生动辄一两百万的高年薪将从何而来?或许主要靠财政补偿!但如此巨额投入,能让广大市民获得多少医疗实惠,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当然,笔者并不否认港式全民免费医疗保障模式的优越性,更不否认国内医疗保障体制亟待改革。要从根本上纾解普通公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彰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让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是不二的选择。然而,既然财政来自于全体纳税人的贡献,投入到公立医院中的钱当然应该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尽可能为更多的普通公众带去福祉。

  因此,国内公立医院改革应该多注意学习、吸收发达国家、地区实行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中患者有效分流转诊、就医平等、医患和谐、有效保障等等……这些才是全民免费医疗体制中最先进、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而不能借着学习先进医疗制度之名,和那些发达国家、地区的医院攀比高端硬件、员工薪资。

  □张海通(医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