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5:书评周刊·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5:书评周刊·关注
上一篇

白亚仁 接触一个“非虚构”的中国

2012年08月25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白亚仁

  现任美国加州波摩纳学院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牛津大学博士。主要从事蒲松龄及《聊斋志异》、明清文言小说等方面的研究。翻译了余华的《在细雨中呐喊》,《十个词汇里的中国》《黄昏中的男孩》等作品,编译的韩寒《这一代》一书今年10月份将在美国和英国出版。

  跨界看风景 从明清文化到当代小说

  新京报:作为一个研究明清文化的学者,怎么突然对中国当代文学起了兴致?

  白亚仁:可以说我是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家队伍里的少见的怪物。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头20年,我基本上都是老老实实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但研究古典文学很辛苦,古文不好懂,而且在图书馆借阅图书也有各种麻烦,经常因为各种原因,而需要等待,效率很低。相比之下,做翻译要好很多,一台电脑,几本词典,加上一两个中国朋友就可以了。可以说,做翻译给了我开放的机会,暂时可以逃脱严谨的学术研究。翻译当代文学作品,好像去当下的中国街道上看风景、看人。搞明清文化研究,能去看什么呢,尽管有故宫,那也是空荡荡的。

  新京报:那你会对哪类题材的作品更感兴趣?

  白亚仁:我翻译了余华的短篇小说集《黄昏里的男孩》,预计明年出版。这个小说集里的题材是我喜欢的,它反映的是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也因此和余华成为朋友,并得以翻译他的《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我喜欢余华的写作风格,非常简洁、朴实,不刻意表现他的才华。这种风格也利于译成英文。包括《许三观卖血记》我也喜欢,但这个已经被译过。书里同样有一些关于饥荒、文革的内容,但我更容易被其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所打动。

  爱上非虚构 现实已让人眼花缭乱,何必虚构

  新京报:但这两年,你好像突然“嫌弃”小说,喜欢上中国的非虚构作品。你还表示自己喜欢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和野夫的一些作品。

  白亚仁:我觉得这反映了美国相当一部分读者的兴趣。外国人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很重要的一个动机是想多了解中国,所以让他们通过小说接触一个虚拟的中国,也许不如让他们接触一个离现实更近、非虚构的中国。去年有人在《华盛顿邮报》发表这样的言论:他读完一部中国长篇小说之后的感受是,与其用小说的形式去反映中国的一些不合理现象,不如干脆写非虚构作品。既然中国的某些现实已经让人眼花缭乱,何必要费尽心思去创造另一个虚拟世界呢?

  新京报:听说你编选翻译的韩寒的杂文集今年十月会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名字是《这一代》。

  白亚仁:对,是从他《青春》一书中选译的。他的文章都很有意思,但考虑到美国读者的兴趣,可能有些文章不适合选择进来。譬如他谈到中国当代诗歌的文章,因为美国人不太了解,所以就放弃了。美国人更有兴致的,是他那些关于政治、社会、文化的杂文。

  新京报:你怎么评价韩寒?怎么看待他的作品?

  白亚仁:他是一个特别的作家,是一代中国青年人的代表。他善于独立思考,不会因为主流媒体怎么说,一般百姓怎么想,而去人云亦云,他会有自己的看法,像北京奥运会,他谈到爱国主义,其实美国的主流文化也很少对爱国主义表示质疑的,所以我想,美国人会对韩寒批评盲目的爱国主义感兴趣,而且韩寒的存在也让美国人看到中国,并不是单一的,中国不仅仅有官方的声音,还有个体自己的。

  他文笔有趣。有讽刺,有比喻,很巧妙。他的幽默也很有特色,很多时候靠谐音,取笑一些社会现象,这个翻译起来比较难。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对应的句子,我宁可舍弃,因为我不想在后边加个注解:这个在中文里是很好笑的。

  C04-C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于丽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