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3:星期五周刊·写字板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23:星期五周刊·写字板
下一篇

腌萝卜的乡愁

2012年08月3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吐小食核】

  □鲍鲸鲸(编剧、作家)

  最近手头上在翻的小书,是日本的舞台设计家妹尾河童的一本附插画游记:《边走边啃腌萝卜》。这是作者给一家周刊写的连载,笔调慢慢悠悠,书的主题也完全和这不着调的书名一致:妹尾河童在日本全境内东奔西跑,只为了吃一口腌萝卜。

  以“腌萝卜”为线索,作者从东京出发,去了北海道大雪中的监狱,仔细观察犯人们每日三餐必备的腌萝卜的制作过程;去了秋角县,一笔一画地用素描复原最早时期的熏萝卜现场;也去了被现代化工厂严重污染的宫崎县,看鱼都无法生存的、含大量砷元素的湖水边,居民们如何坚持做出最干净的腌菜;在东京打拼的兄妹几人,为了吃到最有家乡味道的腌萝卜,每年都要聚在一起,用家乡的方法,一齐动手腌上一千多根萝卜,整个场面堪为壮观;从高知港出发的捕鱼船,出发前,则是要在船舱里满满当当装上三百公斤的萝卜干。

  妹尾河童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吃,有时候还要自己动手腌,家里人纷纷开始抱怨,而采访对象,往往也对“腌萝卜”这个话题有些应答不上来。因为兴致太高,往往是一听说什么地方有好吃的腌萝卜,就立刻赶了过去,导致一家腌菜厂的老板见到他,神情困惑地提问:您是坐直升飞机来的吗?

  就是这样一本小书,就算带着再认真的心情看完,它也教不会我什么实用的知识,顶多是对日本的地理状况有了一个以腌萝卜为经纬线的认识,但一遍看完以后,除了想吃腌萝卜以外,还很想再从头翻看一遍,虽然书里写的是那么小而无用的事——因为食物这东西,实在是太容易勾起乡愁了。

  书里写的在东京打拼的兄妹们,竭尽全力地想复原家乡腌萝卜的滋味。在大海上一漂就要漂半年的船员,每餐饭的腌萝卜,是他们的定心丸。就这么小小的一口腌萝卜,也有自己存在的立场和担当。

  前几天,我爸妈回了一趟老家,开车几百公里,给我端回了一碗家乡的凉粉,在当地只卖几块钱,可是在北京就是吃不到。水质不同,做不出相同的粉,辣椒不一样,拌不出家乡的香,就算材料都齐全,每天吃吃喝喝,东一顿西一顿,那么多的饭局总也约不完,很难想起来要给自己做一顿地地道道的家乡饭。可是,踏实地在桌前坐下来,吃上这么一口来之不易的凉粉,被川菜粤菜、西餐甜点泡久了的胃袋,还是会突然地清零,从舌尖开始,很多记忆被依次复原。

  上中学的时候,每年开学,大家都在宿舍里显摆从家里带来的特产,“这种饼在北京买不到的”“这种酱是我们家特产”“这是我妈做的,在我们那儿,我妈做这种小菜,没人比得过”,大家相互交换,欢天喜地吃起来,一片赞叹声里,其实心里都有一个默默的小声音在说:“还是我们老家的东西好吃呀。”

  现在,在淘宝上随便搜一搜,好像什么地方的特产都能买到了。但就是因为随时能买到,所以往往就不着急下单。总觉得还有那么多的东西没吃过,总觉得好像还没时间回头怀念。

  ……主编大人,干脆,也派我去搞一趟腌酸菜之旅吧,我会好好完成任务的。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